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5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主日學校發展之研究(2007) 林嘉瑛本研究以長老教會在台灣設教之後,開辦至今超過一百年的主日學校為研究重點,探討台灣長老教會主日學校的創始、師資來源、師資訓練、對象、上課教材、教學活動、設備和行政組織等面向。 首先,從英國、加拿大來台設教說起,指出西方宣教士來到台灣傳教是世界宣教運動的成果之一,而主日學則是靈性覺醒下帶來的社會改革產物。 再來,分別從清季、日治、戰後、1981年以後等四個時期來探討台灣長老教會主日學的發展。因為各時期的主日學皆與社會背景有密切關係,因此將概略說明各期的社會背景及教會情形。 研究者以教會出版品為基本資料,如長老教會史料彙編、教會公報、會議記錄、傳記和回憶錄等,希望藉此描繪出長老教會主日學的歷史面貌和各時期的特色。 最後,總結前面各章提出主日學的回顧與展望。Item 臺灣近代中南部地區私塾教育(2018) 林嘉瑛; Lin, Chia-Ying本研究主要調查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中南部地區尚存私塾之發展情形,透過官書、報紙、期刊、地方志、人物誌、回憶錄、統計資料、照片、私人出版品等官民資料,另佐以耆老訪談,與訪談所得的文件資料,探討近代臺灣中南部地區私塾發展情形。 研究發現二戰後私塾確曾短暫復興,中南部私塾分布以雲林、嘉義、臺南三縣市為最多。私塾主要作為父執輩及青年人選擇作為補充學力及替代學校教育的場所,因其是一個可以快速增加學力、奠定扎實語文能力,進而提升受教者社會地位的教育場所,補習教育意味濃厚。 惟因國民學校普及,老成凋零又後繼無人等因素,使得私塾1960年代時大量關閉。雖然有私塾受教者持續投入詩社、傳統文學、謎猜等文學或文化活動,但其性質已不同,因此臺灣漢文私塾教育於私塾一間間結束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