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5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老子「常無有」哲學之教育蘊義(2011) 賴文婷; Lai Wen-ting本研究旨在探論老子「常無有」哲學之教育意涵,分析探究常、無、有三個老子哲學的核心概念,進而從中開顯教育意蘊。期望對教育人員產生理念的相互迴盪,以在教育實務上開展更多的可能。 本研究首先運用文獻分析與詮釋方法,探究老子「常無有」哲學之意涵,分別就常、無、有三個重要的概念來釐清,進而融會常無有哲學之意涵。其次,分別闡發教育的常道常名、教育的玄妙之無、以及學生的天生本德與教師的玄德涵養之蘊義。最後則根據前述探究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作為教育實踐的啟發。 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老子「常無有」哲學 (一)天道自然,常就在覆命的和諧中,一體常善 (二)道體沖虛,玄就在虛無的妙用無窮中顯 (三)道體終物,玄德就在生養萬物而身退中露 (四)大道流行,在獨立不改的常無中,完成周行不殆的常有 二、「常無有」哲學之教育蘊義 (一)教育的常道,就在師生自在自然的一體和諧中開顯 (二)教育的玄妙,就在沖虛之無的生成原理中開展 (三)學生的天生本德是教育神聖性的根源,而教師之使命則完成於玄德之涵養 (四)教育愛的周行不殆,來自於師心的獨立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