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5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民中學自然科學數位模擬實驗教學設計-以八年級凸透鏡成像觀察實驗為例(2023) 王峰彰; Wang, Feng-Chang本研究設計八年級自然科學凸透鏡成像觀察數位模擬實驗教學,探討數位模擬實驗教學與實體實驗教學之學習成效差異,提供教師在進行國中自然科學數位模擬實驗相關課程教學時的參考。研究問題如下:1. 數位模擬實驗教學與實體實驗教學對八年級學生學習表現之影響是否有差異?2. 接受數位模擬實驗教學學生的學習經驗為何?3. 教師實施數位模擬實驗教學程遇到的困境與因應之道為何?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法,以研究者任教之國民中學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選取背景相近的兩個班級分成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進行兩節課的數位模擬實驗教學,對照組則維持實體實驗課程。研究工具包括研究者自編的「凸透鏡成像觀察實驗學習表現評量」與「數位模擬學習問卷」,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皆進行學習表現評量前後測,實驗組學生並填寫學習問卷,研究者在教學歷程中觀察學生表現並書寫研究札記。經量化與質性分析,獲致以下結論:1. 接受數位模擬實驗教學與實體實驗教學的學生,其學習表現具有相近的效果。2. 接受數位模擬實驗教學的學生,其學習經驗是正向的。3. 教師教學實踐主要遇到的困境包括數位模擬實驗軟體取得困難與數位化問題。最後,本研究針對數位模擬實驗的研發與應用,相關軟體、硬體及網路的建置提出建議,並提供將來課程設計與研究方向的建議。Item 運用差異化教學於國小四年級自然科學領域之行動研究(2023) 邱亭瑜; Qiu, Ting-Yu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差異化教學於國小四年級自然科學領域,對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表現的影響,並探討教師於實施歷程中所遇困境與挑戰,提出改進策略與因應之道,並透過教學省思的過程提升教師專業。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某國小四年級一個班級,共22位學生,進行為期8週、共兩個單元之差異化教學行動方案,實施後透過蒐集課堂錄影、觀察紀錄、學生訪談、學生學習成果、教學省思札記等資料進行研究目的之分析。透過行動研究後,獲致以下研究結論:壹、尊重學生在自然領域的學習差異設計分層學習單與錨式活動貳、鼓勵學生運用學習風格優勢在自然領域展現多元的學習成果參、自然領域實驗課程以同質分組或異質分組進行各具優缺點肆、彈性分組模式有助提升學生在自然領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生在自然領域的學習表現伍、行動研究增進研究者在差異化教學的專業成長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有關國小自然科學領域差異化教學之建議,供未來有意投入教學研究之研究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