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5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運用差異化教學於國小四年級自然科學領域之行動研究(2023) 邱亭瑜; Qiu, Ting-Yu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差異化教學於國小四年級自然科學領域,對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表現的影響,並探討教師於實施歷程中所遇困境與挑戰,提出改進策略與因應之道,並透過教學省思的過程提升教師專業。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某國小四年級一個班級,共22位學生,進行為期8週、共兩個單元之差異化教學行動方案,實施後透過蒐集課堂錄影、觀察紀錄、學生訪談、學生學習成果、教學省思札記等資料進行研究目的之分析。透過行動研究後,獲致以下研究結論:壹、尊重學生在自然領域的學習差異設計分層學習單與錨式活動貳、鼓勵學生運用學習風格優勢在自然領域展現多元的學習成果參、自然領域實驗課程以同質分組或異質分組進行各具優缺點肆、彈性分組模式有助提升學生在自然領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生在自然領域的學習表現伍、行動研究增進研究者在差異化教學的專業成長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有關國小自然科學領域差異化教學之建議,供未來有意投入教學研究之研究者作為參考。Item 成長心態導向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二年級為例(2021) 施佩婷; Shih,Pei-Ting十二年國教之核心目標為培養終身學習者,以學生為主體,並以Dweck之成長心態為班級經營導向,引導學生覺察自我發揮潛力、勇於接受挑戰、不懼失敗,對學習永保熱情與毅力,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方式探討成長心態運用在國小二年級班級經營之學習成效,以臺北市某國小二年級之42位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兩循環的行動研究,一循環為期五週,共十週。過程中,記錄學生日常行為表現、學生作文與學習單之文件分析、師生互動、訪談記錄,探析成長心態導向之班級經營原則之學生學習成效。 本研究結果與發現如下: 一、成長心態導向之班級經營設計 成長心態導向之班級經營設計涵蓋三構面六原則,三構面為對話、行動、恆毅力;六原則為正向互動的教室氣氛、四層次對話、學習情境布置、以學習者為中心、確定目標、正念靜心,開展出成長心態的學習重點,於正式與非正式課程中實施,以班級經營方式將成長心態的信念與具體落實於真實情境,透過學生的行為表現、日常對話與學習文件作為學習成效評估之依據。 二、成長心態導向班級經營之學生學習成效 成長心態應用於班級經營,發現學生能將挫折視為成長過程的必經之路,遭遇失敗情緒時能自我覺察、適當表達並尋求援助,主動積極的解決問題。在成長心態導向班級經營的學習情境中,有助於學生養成正向思考與樂於助人的習慣,在互相扶持與彼此友愛的氛圍中,團隊的合作與努力,能展現堅韌恆毅力。 三、成長心態應用與班級經營能力之教師專業成長 透過行動研究,研究者提升班級經營能力,以及與家長、同儕互動能力;首先轉換教學視角,從教師中心到學習者為中心,運用成長心態帶領孩子成長,能以寬容與具體的建議陪伴與教導,從學生的改變看見成為教師的價值。 根據研究結果,建議將成長心態理念擴大至親師生互動中,未來研究方向建議應用成長心態於家庭教育以及不同教育階段班級經營與各領域教學中。Item 高中實施國際文憑大學預科(IBDP)語文A:語言與文學課程之行動研究(2017) 劉聖德; Liu, Sheng-De本研究旨在針對高中十二年級之國文教學改作國際文憑大學預科(IBDP)之中 文課程,探討經不同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所帶動的學習方式將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有什麼影響,分析此課程的教學過程,並就實施的狀況與問題設想因應的策略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以探討學生在IBDP 語言A:語言與文學課程中語言部分的學習歷程為主,研究者將蒐集課堂觀察記錄、教學省思日誌、訪談記錄、學習單、錄影與相片以為研究資料。 據此研究過程,所得之研究結論有三:一是IBDP 學習模式改變傳統國文的 課程規劃與教學設計模式;二是IBDP 語文A:語言與文學課程對學生的學習經驗具正向影響;三是國文老師需增廣專業知能因應IBDP 之多元課程。 再依研究結論提出三項建議,以為日後IBDP 語文A:語言與文學課程實施於 十二年級國文課作準備:一、對於IBDP 的課程規劃與設計應考量學生之學習經驗、教學時數及評量方式;二、IBDP 教師備課時應組成教學PLC,亦應於日常積累語言與文學知識,並積極參與研習以增廣專業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