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5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小校長領導風格之研究-一所國小校長與教師知覺差異之分析(2012) 張雅屏; Ya-Ping Chang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了解校長的實際領導行為及教師知覺校長實際領導風格的現況。本研究以一所國小為研究對象進行個案研究,透過訪談等方式蒐集資料,以了解個案校長的實際領導風格、教師對校長實際領導風格的知覺落,主要發現如下: 一、個案校長的學校經營理念為【尊重教師專業自主權】、【了解學校歷史,在既有基礎上規畫未來趨勢與發展】、【改善硬體設備與教學媒體】【開發新社團,培養孩子興趣】、【注重語文教育】、【衡量利弊得失,逐步漸進改進舊有成規】等方面,因職務上的不同,故校長與教師會有知覺落差的產生。 二、個案校長的權力運用為【運用科層體制、分工合作】、【依程序決議學校政策】、【成為教師的專家】、【與人為善、平易近人】、【了解教師狀況,提供教師協助】等方面,因做事方法與風格不同,故校長與教師會有知覺落差的產生。 三、個案校長的溝通行為為【以學生為中心,成為孩子的大玩偶】、【透過會議溝通彼此想法】、【兼採正式與非正式溝通】【能言善道】、【高EQ,情緒管理能力強】、【了解不同意見,適時調整作法】、【走動管理】、【藉由教學觀摩了解教師】等方面,因職務與表達方式不同,故校長與教師會有知覺落差的產生。 四、個案校長的決定行為為【以學生為中心,其利益優先】、【事前準備、事先布局、事後修正】、【尊重教師自主權,避免中途干預】、【舉辦相關研習,增進教師知能】、【堅持自身決定】等方面,因職務的不同,校長與教師會有知覺的落差。 五、個案校長的衝突管理為【傾聽對方意見,了解反對原因】、【意圖通過活化課程】、【將衝突公開化】、【要求教師不僅提出意見,更要提出改善方法】等方面,因職務與教育目標、理念不同,故校長與教師的知覺一致。Item 華語為第二語言之國小寫作教學行動研究 — 以電郵爲例(2014) 陳丹淇; TAN DANQI在第一語言為英語,第二語言為華語的新加坡,與其他重視華語教學的國家一樣,面臨著一項相當艱巨的考驗。學習華語為第二語言的新加坡學生認爲學習華語無趣且困難,導致華語教師面對高度的教學挑戰。因此,身為一名華語教學者,研究者將研究的主題聚焦在華語的電郵寫作教學設計上,其研究目的有三:一為瞭解學生對所體驗的華語電郵寫作教學設計方案的態度和看法;二為瞭解並分析華語電郵寫作教學設計方案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三為檢討並發展適合國小四年級學生的華語電郵寫作之教學設計方案。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乃是研究者任教之新加坡國小四年級學生。研究過程中透過學生訪談、教學錄影觀察、問卷調查、學生成績、學生作品、文件分析等,以質性爲主,量化爲輔的方式蒐集相關資料,進行資料分析與歸納。 其研究結論如下: 一、大致上,學生對電郵寫作教學設計内容與方式持正面的學習態度,尤其是在所選擇的教學題材、教學媒體以及教學策略上。 二、電郵寫作教學設計對學生的學習成效具有正向影響,尤其學生的電郵考試成績明顯提升。同時,學生也掌握了電郵寫作的基本格式,學會以中文書寫及運用電腦發送電郵。另外,其設計的電郵寫作内容也提供了學生深化學習的機會。 三、教師乃是發展電郵寫作教學設計方案的關鍵要素,教師必須藉由師生訪談、教學觀察及不斷地省思,建立具目標性與個人特色的寫作教學設計。 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研究者從教學設計以及教師角色二個面向,對於華語執教者提出相關啓示與建議,並對未來研究提供具體建議之參考,期待其研究發現能嘉惠相關人員提供理論及實務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