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科學新聞之論述差異及其對大學生閱讀理解影響之研究
    (2011) 黃柏森
    科學新聞在人們生活中扮演傳遞科學訊息的重要角色。一個具有科學素養的讀者必須能批判地閱讀科學新聞所包含的訊息;另外,國內讀者較常接觸援用外電的科學新聞,即經國內記者編譯英語新聞後的科學報導。故此,本研究的目的有二:一分析編譯自相同英語科學新聞之兩則漢語科學新聞的論述特性及其差異;二為探討大學生對不同漢語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情形。研究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根據「即時」、「科學新聞主題分佈」與「科學課程學習重點」選取基因主題的文章“ Found: genes that let you live to 100 ”和源自同篇英語報導之兩則漢語科學新聞,並分析之,第二階段根據三項文本分析結果「科學詞彙使用」、「情態語詞使用」以及「級位分體論述」設計問卷,並隨機將56位大學生分成兩組,給予不同版本的漢語科學新聞進行閱讀與填寫問卷。 研究發現,不同版本於研究焦點之處的確有論述差異的情形。在科學概念詞彙使用之情形,兩版本編譯稿科學新聞皆出現有詞彙使用混淆與不一致。意即實驗文本在使用科學概念詞彙時,有同詞異義及異詞同義的情形發生。在情態語詞使用的部份,兩版本人際成份的使用具有出入,例如「可能」、「似乎」、「相當」……等表述肯定性與發生機率的詞彙有被編譯者省略的情形。最後,關於級位分體關係之論述,兩版本各別使用「有」與「包括」這兩種同時能表達級位與分體意涵的詞彙來描述概念間的關係。 從讀者的閱讀理解情形發現,兩篇編譯稿科學新聞皆能顯著提昇其閱讀理解的成效。而讀者針對兩版本的閱讀困難標識情形,集中於科學詞彙上,這符合文獻探討所指出,科學詞彙的使用的確影響讀者的閱讀理解。針對兩版本混用科學概念詞彙的情形,不同版本之受試讀者約有九成不受其論述影響,而能釐清詞彙的混用情形。在情態語詞使用差異的部份,從讀者的閱讀理解表現得知,讀者僅對「可能」一詞的有無達到顯著差異,意即版本之論述差異若為忽略「似乎」、「相當」……等字詞時,讀者並未能察覺有使用與未使用之差異。在描述級位分體關係的論述差異上,兩版本之論述不同在讀者的閱讀表現上皆傾向分體關係並達到顯著差異。但仍有近一半讀者於文本閱讀後,對於概念間之級位分體關係仍呈現錯誤與混淆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