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3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CIDOC CRM建置現代舞舞蹈家舞作知識本體平台之研究(2021) 朱軒廷; Chu, Hsuan-Ting現今的技術雖然已經可以輕易將資料以資訊化的方式儲存與展現,但是資料的內容的解讀並沒有因為技術的提升而有所影響進而產生巨大變化,透過知識本體的語意呈現,鏈結資料的格式發布,或許可以提供資料更多樣貌供研究者再度發掘與使用。雲門作為臺灣現代舞的著名代表舞團,對於臺灣的現代舞發展奠基了深厚的貢獻,但除了雲門舞集基金會所作之數位典藏網站外,其餘相關紀錄極為稀少,作為藝術團體相關之研究著實不易,因此本研究蒐集雲門舞集數位典藏網站的資料內容,結合網路資源,以CIDOC CRM本體為主,建立現代舞舞蹈家舞作知識本體,並加入Schema.org作為資料欄位的擴充,建立了12個類別、46種屬性、248項實例、467條關聯的現代舞舞蹈家舞作本體。透過鏈結資料的特性,將網路上更多關於雲門的資料彙整連接,並進一步透過語意關係建立其彼此的關係。並且使用Protégé、Django、TimelineJS、D3.js、RDFLib、Apache Jena Fuseki等工具,建置現代舞舞蹈家舞作知識本體平台。Item 以知識本體建置圖書資訊學領域學者的事業歷程網路平臺-以王振鵠教授為例(2016) 符興智; FU, HSING-CHIH為了透過資訊技術輔助人文學者進行研究,減少由人工觀察所需花費的時間和提升決策判斷的正確性,研究人員們開始採用哲學領域中的知識本體概念來處理知識資訊,同時經由結合鏈結資料的資訊技術,能夠輔助學者們取用各種資訊。 王振鵠教授被認為是影響臺灣圖書館領域深遠的學者,其在任職國家圖書館館長期間建樹良多,同時也培養出許多傑出人才。本研究透過知識本體與鏈結資料技術分析王教授的生平事蹟與學術貢獻,期能建構一套工具解析臺灣圖書資訊學領域學者的事業歷程,並做為數位人文的研究資料集與工具。 本研究採用知識本體技術,參考國立師範大學圖書館所收集的王教授資料,設計出一套總計26種類、29種屬性與3645條三元組的知識本體,用來描述王教授的事業歷程,並且使用Protégé、Apache Web Server、MySQL Database、D2RQ Server與LODlive圖形化工具,建置可描述台灣圖書資訊學領域學者事業歷程的網站。 為了測試網站效率,本研究召募74名圖書資訊學領域人員進行四個驗證知識本體關聯性的任務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在一般性任務的任務一與任務二當中,本研究網站明顯快於對照組的傳統網站,在搜尋語意經過自然語言特殊處理的任務三中則兩者無異,而需要使用者應用超連結的任務四則結果相反,根據此結果進而發現了現今知識本體網站缺乏完善界面的問題。希望在未來的研究中能擴展知識本體的收納範圍,以及修改結構以適應其他學術領域,並且開發出更便利的知識本體取用介面。Item 以鏈結資料建置圖書館目錄查詢系統之研究(2016) 方凱鴻; Fang, Kai-Hong圖書館的館藏目錄一直擔任著指引讀者館藏位置的角色,隨著科技的進步,館藏目錄自實體卡片目錄演變為線上公用目錄系統,配合資訊時代的腳步,不遺餘力提供整合檢索資訊給予讀者,應用了大量應用程式介面(API)技術於檢索系統之中,然而API的不一致卻會增加維護檢索系統的困難。 自1990年代,Tim Berners-Lee建立全球資訊網之後,建構結構化且具有語意的資訊網路,透過資料間相互連結的語意網技術,是奠定圖書館下一代目錄提供網路資源檢索服務的重要基礎,鏈結資料則是實踐語意網的最佳實務。 本研究透過鏈結資料的技術,整合存在於網路上的各項資料,系統化使用網路資訊。本研究將書目資料轉換為鏈結資料集,連結網路資訊整併至鏈結書目資料,提供給使用者瀏覽以及下載。最後透過系統使用性量表以及訪談來評估本研究所開發之系統的使用性,瞭解使用者對本系統的接受程度。 本研究達成以系統實作的方式建置一套線上公用目錄,並且依循著鏈結資料的生命週期來逐步建置,使用鏈結資料讓傳統書目資訊得以提供與其他館藏相關連的額外資訊,系統使用性量表達到標準,因此本系統的使用性對使用者而言是可被接受的。訪談結果顯示,本系統得到的正面回饋有:1) 自動建議檢索詞;2) 提供書籍封面縮圖;3) 呈現作者總覽圖表;4) 提供電影改編資訊與系列作品介紹。然而亦有使用者給予負面回饋是可供本研究進行改進:1) 基本書目欄位較少;2) 缺乏QR Code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