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20


§本所歷史沿革



臺灣師範大學在人文、藝術學術研究領域上堪稱翹楚,又本校法語中心長期在法語教學  
與文化交流上積極耕耘,成績斐然,民國九十五年特籌設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結合

師大深厚人文傳統與國際化之優勢,透過觀光文化學術研究的訓練,進入跨學科整合,

培育歐洲文化為體、觀光為用之研究與專業人才。本所籌設之初,本校校長特聘教育部

郭前部長為藩、臺灣觀光學院李校長銘輝、前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邱所長大環、本校洪

學務長久賢、文學院張院長武昌、英語系梁教授孫傑、法語中心賴主任守正等教授成立

籌備委員會,由賴守正教授擔任籌備主任,負責設所事宜。民國九十六年八月ㄧ日起,

本所正式成立,由賴守正教授擔任首任所長。



§本所成立宗旨



整合人文與科技的專業領域,培育具備國際視野與胸襟之全方位歐洲文化與文化觀光之
研究與專業人才


§本所發展方向與重點

 

文化為體 觀光為用

醇酒美食、古堡教堂、美術音樂、建築雕刻、文學戲劇、時尚風華。在這兒,滿足你對於歐洲所有的夢想。 
踏出這兒,挾多元歐洲文化素養,擠身為文化觀光尖兵,帶領國人進入瑰麗的歐洲。立足台灣,以靈活文化創意,化身為觀光產業設計師,創造台灣成為觀光新樂園。

目標

整合現有資源,對外積極推展我國政府與民間對歐洲各國文化的認識、瞭解和交流,對內提升國內從事歐洲文化之 學術研究,以期提高國民文化素養,加強國家競爭力。

1.近程目標:
-近程目標:以歐洲文化為經,觀光研究為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與深厚人文素養的歐洲文化與文化觀光之研究與專業人才。 

2.中程目標:
-出版專業學術刊物,籌辦全球性歐洲/文化/觀光學術論壇與研討會,以促進台灣與歐洲的文化與學術交流、並進一步深耕、落實文化觀光的理念。

3. 遠程目標:
-結合臺灣與歐洲觀光產、官、學界,致力推動觀光學術理論及實證之探討及研究,確保本土文化觀光資源的永續利用。

§預期出路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升學及職涯發展規劃

                    
 
領域
所友就讀學校或任職單位
升學
歐洲文化或文化觀光博士學位
King's College London
Durham University UK.
Université Paris-Sorbonne, France
就業
文化藝術活動從業人員
西安華澳麗康集團品牌文化活動推廣
文化創意產業從業人員
中衛發展中心行銷推廣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專案經理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專案助理
 
觀光餐旅產業從業人員
台南晶英酒店宴會部業務
航空公司地勤
雄獅、KKDay旅行社線控及主題旅遊產品企劃
中國旅遊英國分部專員
流行時尚產業從業人員
樂事會酒業創意經理
阿迪達斯集團(Adidas)大中華區社交媒體營銷經理
法商愛馬仕(Hermes)銷售&行政助理
法國干邑白蘭地馬爹利(Martell)外語導覽員
文化/旅遊傳播與出版業人員
藝術家雜誌主編
影想文化基金會文化推廣
博物館與美術館從業人員
上海震旦博物館展覽規劃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業務專員(博物館業務)
臺中國家歌劇院行政&現場督導
財團法人宗教博物館基金會助理
長榮海事博物館課員
歐洲各國駐台機關人員
英國文化協會專員
國際行銷傳播業務人員
重威企業有限公司國際行銷業務
聖島國際專利商標聯合事務所助理
布蘭雅國際貿易公司國貿人員
振智有限公司國外業務代表
金萬業務發展經理
Google亞洲區行銷
Fox-Tech Co福客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國際行銷
華碩股份有限公司Digital Marketing
文化資產相關從業人員
未來的你們
其他產業
亞太廣告企劃、國泰人壽壽險顧問、捷克華碩電腦PM、Accusys Stroage業務發展經理、Korn Ferry人資部專員、公關公司專員、法國船務公司進出口關務、林口長庚醫院英文編譯、Design OVERLAY Account & communication manager
政府
部門
文化行政機關人員
文化部美洲科專案助理、國家圖書館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助理
觀光行政機關人員
花蓮縣觀光處科員、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課員
科學技術行政機關人員
科技部產學計畫辦公室規劃師
學術
教育界
大專院校教師
宜蘭社區大學教師
初等、中等學校教師
法國中學英文教師、師大附中地理教師、台中二中英文教師、和平高中歷史老師、薇閣高中地理老師、石碇高中地理老師、中山國小教師、三峽國小教師、台中市至善國中英文科教師
學術機構研究/行政人員
歐洲學校行政人員
語言學習機構
時代英日語英文講師、師大進修推廣部英文老師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藝術介入聚落再生實踐:以西西里法瓦拉Farm Cultural Park為例
    (2024) 盧蓮恩; Lu, Lien-En
    創意城市的概念掀起了全球城市文化再生熱潮,各式旗艦場館、文化園區紛紛興起,希望藉此扭轉城市的命運。然而,創意城市往往著眼於文化生產及消費面之活絡,城市彷彿歷經淘金客蜂擁而至,卻無法實質提升社群韌性及永續性。本研究以義大利西西里Farm Cultural Park為例,探究位於邊陲、缺乏觀光資源之小型文化園區如何藉透過藝術推動文化再生實踐,以及追尋社群永續歷程的成與敗。本文研究動機基於臺灣文化再生案例眾多,以文化觀光及文化創意為大宗,從經濟層面進行區域振興。而Farm Cultural Park案例呈現藝術介入的另一種面貌—社會教育關懷。論文重心在於分析:一、園區所在市鎮法瓦拉之聚落社會與再生脈絡生成,從聚落探討其再生脈絡特殊性。二、園區藝術生產與消費脈絡,描繪園區之藝術介入建構,以及生產者與參觀者屬性。三、藝術介入法瓦拉之契機與困境,Farm園區與聚落的互動之情況,探究其正面效益以及衍生問題。藉著分析Farm Cultural Park案例,梳理聚落再生實踐和策略,並探究藝術介入模式之盲點及誤區,提供未來案例之指引與借鏡。
  • Item
    文化再生與工業遺產轉型之社會影響: 荷蘭西瓦斯廠文化公園之個案研究
    (2015) 何信華
    本研究旨在探討政府如何透過文化再生轉型工業遺產,以強化當地社群的社會凝聚力。由於傳統的工業遺產研究典範傾向空間分析的觀點,較少關注文化創意的再生,居民和地方互動關係與地方文化發展的脈絡。工業遺產轉型成文創園區,不僅提升當地居民的文化資本和生活品質,同時保存地方文化的獨特價值,對內形塑地方認同感,對外建立出城市意象。研究方法以荷蘭阿姆斯特丹西瓦斯廠文化公園為個案研究對象,透過文獻分析、田野調察、深度訪談,以社群參與、社會資本、地方感理論探究文化公園管理者和當地居民供需雙方的觀點,進行文化都市再生下工業遺產轉型的社會影響研究。最後,本研究將檢視台灣工業遺產轉型成文創園區的現況,並運用國外案例操作經驗,提供台灣未來文化治理之方向,以符合文化、社會、經濟共生的永續發展趨勢。
  • Item
    畢爾包文化再生之發展
    (2019) 蔡宜庭; Tsai, I-T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都市如何以文化政策進行再生,在面臨後工業危機之挑戰,尋求解決經濟、環境之問題,試圖透過文化轉變其工業城市的刻板印象,並刺激觀光與產業轉型。許多城市透過旗艦場館,或文化節慶在短時間內吸引全球之注目,帶動觀光產業;另外,有些城市透過文化園區,將閒置土地轉化為多功能的空間。首先,本文從都市再生之起源與定義,到文化在其中所扮演之角色,作為文化再生發展之輪廓,並探討文化再生對都市所帶來的物質、經濟及社會影響,提供本研究分析之脈絡。再藉由旗艦計畫、文化節慶與文化園區三種文化策略之定義與特質,對都市所產生利弊進行分析。 本文以畢爾包為研究區域,研究方法利用文獻分析法、田野調查等方式,畢爾包之旗艦計畫、文化節慶及文化園區為探討單元,討論與分析於物質、經濟及社會影響,包括空間利用、交通建設、觀光效益以及地方意象等。最後歸納出畢爾包文化再生之經驗及歷程,並予以適切之建議與反思。
  • Item
    大型節慶與文化再生:以2013歐洲文化之都—馬賽為例
    (2016) 趙美筑; Chao, Mei-Chu
    此文旨在探討城市如何以大型節慶進行都市之文化再生,用以改造城市的老舊形象,也帶動地方發展與凝聚社群意識。相較於文化場館,舉辦大型節慶的成本較低,耗費較少的時間與金錢,是許多城市用來吸引投資與發展觀光的利器,藉此達到經濟復甦的效果。然而,只將經濟奉為圭臬的文化規劃容易耗損地方發展的永續性,使得政策走向與在地文化漸行漸遠。本文先從都市再生的基本概念和歐洲文化之都的發展歷史脈絡作介紹,提供本研究方向的脈絡。再以Smith(2004)提出的都市文化再生四大要素:在地及多元文化的考量、在地關係人的參與和授權、日常生活實務的強調、創意和體驗的手法作深度的評論與分析。   研究方法以2013年歐洲文化之都:馬賽為個案研究對象,透過文獻分析與田野調查等方式,探究文化規劃者與在地社群供需雙方的觀點與感受,並歸納和整理出兩者呼應與衝突之處。最後,本研究會將研究發現與文化再生架構之內涵相互檢驗,並給予個案適切之建議與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