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
前言
為全國歷史最為悠久大學之一,其教育、藝術、文學、音樂、體育等領域素來享有盛名。管理學院所成立之系所學程,奠基于此優良基礎上,得以發展具特色之跨領域課程。本院同學修習必備商管專業知識之外,更同時涵養優秀管理者必備的寬廣視野與良好溝通能力,以期成為當代與未來產業之管理與領導人才。本院願景
培育具全球視野及人文素養之經營管理與領導人才。
整合臺師大多元領域特色,展現管理教學與學術研究之創新。
掌握社會需求及脈動,打造卓越永續之管理學院。
本院宗旨
追求學術卓越、吸引優秀學生、鏈結國際移動、鼓勵產學互動本院目標
打造優質生師比例、提升雙向國際移動、推動跨院跨界合作。News
Browse
1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家族企業永續經營之探究-以S公司為例(2018) 何靜誼; Ho, Ching-Yi家族企業是普遍企業形態,根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調查可知,約有85%亞洲企業為家族企業。對於已完成接班家族企業,如何擬定妥善長短期經營策略以面對經營環境變化及日趨嚴格法令規範是一重要課題。本研究以一個由第二代接班之家族企業為個案公司,此個案公司尚未公開發行,股權集中家族成員手中,並由家族成員擔任董監事,且存在內部控制制度公司治理薄弱等問題。 本研究藉由檢視個案公司財務績效及SWOT分析,彙總其營運問題後,提出營運策略。此外,本研究深入分析個案公司旗下建設公司及營造公司現有內部控制,並針對內部控制缺失,提出應有內部控制建議。本研究建議個案公司要能永續發展,不能僅依賴股東投資、家族成員間資金借貸或銀行融資,而需在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因此,個案公司應盡速建立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並落實公司治理,並以申請股票公開發行為長期策略。Item 臺灣家族企業二代接班問題之研究-以臺灣中小企業為例(2017) 黃莉莉; Huang, Li-Li學者多有研究大型家族企業的接班人計劃,而對於支撐台灣經濟社會力量的台灣中小企業的接班計劃則研究較少。台灣中小企業主的創業家精神和強人領導下造就企業現今的成就,經營迄今創業主已逐步到了交棒的年紀,為了企業永續經營,接班成為中小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本研究透過訪問正在接班和已接班的中小企業第二代,了解其接班的歷程: 包含(1)培育方式(2)接班策略與佈局對其接班的影響(3)接班面臨的困境和實務作法(4)最終分析能順利接班的影響因素。本研究發現中小企業的接班佈局,是一個由企業主的子女們組成的接班團隊共治的安排,接班成員早期的家庭觀念和學校教育培養有助於未來接班。接班策略的關鍵點考量是在掌握企業流程、關鍵技術、資源和人際關係。接班過程中,需要(1)上一代的支持和逐步放權,溝通需要以理性和相互尊重為基礎。(2)以尊重價值、謙虛學習的態度面對老員工並且培養自己的新班底。(3)建立家族治理規範和良好的溝通機制,有助於家族和諧和企業經營。最後,接班的過程是接班人心態轉變的歷程,透過工作精神的投入、能力的展現、改革的決心,取得企業和家族組織各個層面的認同、信任進而產生真正的影響力,達成世代權力移轉的目的。Item 百年家族企業傳承與品牌策略之研究-以施華洛世奇水晶集團為例(2018) 許書安; Hsu, Su-An據美國家族企業研究機構調查,僅有30%家族企業可以成功由第一代傳承到第二代,然後只有12%傳位到第三代,更僅有不到3%成功傳承到第四代。 另據統計全球逾百年歷史的家族企業,最多在日本達25.321間,排名第二是美國,達11,735間,至於中國排名第21有204間,香港排31名,擁有89間。 1976年中國結束了水深火熱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1978年鄧小平推動經濟改革開放,當時人民物資缺乏困苦不堪,生活衛生條件差,經常缺水缺電,國民所得不到100美元。1990年以前中國經濟長期處於貿易逆差狀況。 1987年開放兩岸探親,來自台灣的經濟援助及台商的開疆闢土技術轉移,工廠如雨後春筍四處林立,爾後國際企業也紛紛進入中國市場,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儼然成為世界工廠,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2006年起,中國對美國出口開始出現1-2仟多億美元的貿易順差。2015年胡潤研究院統計,中國十億美元富豪人數首度超越美國,2006-2015年間,富豪人數10年成長4倍,華人經濟體在世界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本研究以舉世無雙的奧地利施華洛世奇(Swarovski)水晶集團為個案,創辦人一百多年前就懂得智慧財產權的專利申請,並堅持不上市,其獨特的品牌策略及對經營權、控制權、所有權的遠見卓識,讓施華洛世奇品牌價值獨一無二,創造財富有著點石成「晶」的魔法。如今這個百年品牌由第五代的五位執行董事會家族成員共同治理,本文將破解「富不過三代」的家族傳承魔咒,揭露家族企業如何「傳富五代」。 傳承是企業百年長青、永續發展的根基,本研究呼籲教育部早日在頂尖大學成立「國際家族企業研究中心」或「研究所」,結合產、官、學界共同合作,以利企業永續發展,家族基業長青。Item 中國上市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及避稅關聯性之探究(2018) 章樂寧; Zhang, Le-Ning中國自2006年起積極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公司與學者逐漸重視企業社會責任。本研究旨在檢視上市公司自願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與否對租稅規避程度之影響為何。本研究亦檢視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良窳對租稅規避程度有否影響。相較於民營非家族企業,家族企業基於非稅成本考量,激進避稅程度可能較低。家族企業基於聲譽與接班順利考量,可能較重視企業社會責任。是以,本研究檢視相較於民營非家族企業,家族企業之企業社會責任與租稅規避關聯性是否較強。此外,本研究檢視公司所屬省分法制環境對企業社會責任與租稅規避關聯性是否有所影響。 實證結果顯示,自願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企業,其租稅規避程度顯著低於未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企業。實證結果亦顯示,企業社會責任佳企業,其租稅規避程度顯著低於企業社會責任不佳之企業。實證結果顯示,企業形態對企業社會責任與租稅規避關聯性並無顯著影響。此外,實證結果顯示,企業所在地區的法制環境對企業社會責任與租稅規避關聯性並無顯著影響。Item 中國家族企業接班與盈餘品質之探究(2017) 洪佳昱; Hong, Jia-Yu自從中國經濟於1987年開放改革後,家族企業家數逐漸增加。特別地,家族企業在資本市場比例逐漸上升。家族企業盈餘品質良窳對投資人有重要影響,因此,家族企業盈餘品質是一值得探究之重要議題。本文旨在檢視家族企業與非家族企業盈餘品質有否差異,本文亦檢視家族企業創始人擔任董事長及家族企業第二代接班與否對家族企業的盈餘品質有否影響。本研究選取2010年至2015年在上海及深圳上市之中國家族企業為樣本,實證結果顯示,家族企業與非家族企業之盈餘品質並無顯著差異。家族企業創始人擔任董事長及家族企業第二代接班與否對盈餘品質並無顯著影響。Item 中國家族企業接班與租稅規避行為之探究(2017) 施昱賢; Shih, Yu-Xian近年來,中國家族企業數量逐年增加,在資本市場佔有重要地位。中國家族企業的股權集中於家族成員,且家族成員多擔任董事。因此,型II代理問題可能較嚴重。此外,中國法規制度不完善,使得家族企業有誘因進行規避租稅。本研究旨在探討相較於非家族企業,家族企業是否傾向進行租稅規避。本研究亦檢視創辦人是否擔任董事長及子女是否接班對中國家族企業租稅規避的影響。本研究選取2010年至2015年在上海及深圳交易所上市之企業為樣本,實證結果顯示,相較於非家族企業,家族企業較傾向規避租稅。實證結果亦顯示,創辦人是否擔任董事長及子女是否接班對於家族企業租稅規避僅有部分年度有顯著影響。Item 家族企業公司治理與盈餘管理關聯性之探究—以中國為例(2016) 李靜; Li, Ching家族企業因其股權結構使代理問題與非家族企業有所不同,進而影響家族企業盈餘管理行為。本研究以中國上市家族企業為樣本,分別檢視兩權分離程度、家族企業有否接班壓力,以及獨立董事兼任比例對中國家族企業盈餘管理之影響。本研究實證結果顯示,兩權分離程度愈大,家族企業盈餘管理程度愈低,此結果與本研究之預期不一致。然家族企業有否接班壓力及獨立董事兼任比例對家族企業盈餘管理行為並無顯著影響。Item 家族企業租稅規避行為之探討—以中國為例(2016) 陳鈺雯; Chen, Yu-Wen相較一般企業而言,家族企業股權結構特殊且董事會成員多為家族成員,面臨較嚴重的型II代理問題,進而可能影響公司之租稅規避決策,對政府財政來源有所影響。本研究旨在探討兩權分離程度、獨立董事兼任比例及接班壓力對中國家族企業租稅規避的影響。本研究選取2010年至2014年在上海及深圳上市之中國家族企業為樣本,實證結果顯示,兩權分離程度、獨立董事兼任比例及有無接班壓力對家族企業租稅規避程度並無顯著影響。Item 台灣上市櫃公司經理人替換管道決定因素及宣告效果之探討(2016) 梁智杰; Liang, Chih-Chieh本研究主要目的為觀察在出現CEO Turnover時,原任CEO是被迫離職會使公司偏好選任外部經理人擔任CEO,我們以證交所公開資訊觀測站之重大訊息公告專區宣告更換總經理之台灣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結合台灣經濟新報TEJ+自公司年報與發布消息所彙整出與總經理替換之相關資訊,來探討本研究之目的。 根據以往文獻記載,被迫離職通常與績效表現不好相關,而這也進一步讓公司選擇任用外部經理人的可能性增加,我們這邊將被迫離職作為研究主要的自變數,加入累積異常報酬、股價淨值比、股東權益報酬率、公司基本資料等控制變數,而是否為外部經理人作為應變數,透過羅吉斯迴歸模型觀察對選擇繼任CEO的偏好為何。結果顯示若前任CEO為被迫離職對繼任CEO的選擇較有可能聘請外部經理人,接著探討家族企業對聘用CEO管道的偏好,也發現家族企業也漸漸更有意願聘請專業經理人來擔任CEO一職。Item 資訊透明度與分析師行為—以中國家族企業為例(2016) 陳芊妤; Chen, Chian-Yu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國家族企業資訊透明度與分析師行為之關聯性,以中國深圳交易所2009年至2013年之上市A股作為研究樣本,並以深圳交易所公告之資訊揭露評比作為企業資訊透明度衡量依據,透過分析師追蹤人數、分析師盈餘預測誤差、分析師盈餘預測離散程度及發佈長期預測之分析師人數四種特性,檢視分析師行為是否會因企業型態不同或資訊透明度不同而有所差異。本研究認為相較於非家族企業,中國家族企業會因為其資金成本考量及永續經營之聲譽,而傾向提高資訊透明度。而家族企業資訊透明度高低會對分析師追蹤人數及發佈長期預測之分析師人數造成影響,且當家族企業資訊透明度越高,會使得分析師具有較高的盈餘預測準確性與較低的盈餘預測離散程度。 實證結果顯示,相較於非家族企業,家族企業的資訊透明度並無顯著較佳。若家族企業資訊透明度越佳,分析師追蹤人數增加但發佈長期預測之分析師人數減少。此外,家族企業資訊透明度越佳,並未顯著影響分析師盈餘預測準確性之提升與盈餘預測離散程度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