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展處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7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道德社群之檢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2-04-??) 李琪明本研究基於我國現階段校園倫理面臨衝擊與挑戰之際,期以公民社會與社區總體營造等理想,建構學校道德氣氛之願景-「道德社群」。另德育潛在課程向有其不容忽視之影響力,尤以我國國民中小學正值推動九年一貫課程之時,原採科目中心之德育課程勢將轉化為非正式課程或潛在課程,此種「由顯而隱」、「從點到面」之趨勢,益加凸顯校園道德生活與氣氛營造之重要。故本研究針對我國國民中學階段,選擇北市一所國中,以俗民誌研究法,進行道德生活與氣氛實況之探索與了解,並以道德社群之理想,提出批判、反省與改進之道。 本研究結論分為理論與實證兩部分,在理論方面奠基之理念為:校園道德社群之理想乃以公民社會與社區總體營造為基礎;且其校園應具有正義、關懷與紀律之多元互補道德氣氛。另在實證方面所得發現,該國中個案特點為:(一)具有成規與傳統校風之歷史悠久校園;(二)一週學校生活中處處充滿道德意涵,然各類課程重點取向則有所不同;(三)校園道德氣氛儼然成形並著重和諧氣氛,學校成員亦多強調溝通,然積極參與仍有不足。根據結論乃提出三類建議:(一)針對個案研究學校之建議;(二)對運用質性研究之反省;(三)對後續研究路徑之建議。Item 國中小品德校園文化營造實徵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8-12-??) 李琪明研究試圖擬定一個兼顧本土與國際性的道德社群方案,以建構具科學且專業的品德校園推動參考模式。茲選取國中小各一所為合作夥伴,歷經兩年研究歷程,採用質 量兼顧的多種研究方法加以規劃、執行與評鑑,包括專家諮詢座談,工作坊與會議的舉辦,以及準實驗研究的訪談、觀察與問卷調查等。經分析與討論歸納數點結 論:一是品德校園彰顯了品德教育融入各類課程具可行性;二是品德校園實施後行政人員與教師的品德教育知能有所增長;三是家長與學生參與品德校園推動後之角 色被強化與肯定;四是系統且密集的品德校園推動可證明其有效性。據此,本研究針對歷程與結果分享四點反思,並提供研究社群及教育行政機關數點建議,以促進 品德校園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