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展處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學習的意義感:建立、失落及再創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7-03-??) 黃囇莉; 洪才舒; Li-Li Huang; Tsai-Shu Hung
    本研究旨在探究華人學習意義感之建立、失落及再創生之歷程。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針對17 位成人(九位男性和八位女性)進行深度訪談,研究者再以Baumeister(1991)的「意義連結論」、Park 與Folkman(1997)的「整體意義」與「情境意義」,以及華人的「讀書文化腳本文化」為形式理論,對受訪者的自我敘說資料二度詮釋並揭露其存在處境的置身結構。資料分析結果顯示,此歷程包含四部分,首先,意義的建立主要透過連結,例如,與自我的連結、與生命及世界信念的連結、與學習信念的連結。接著,意義的失落則來自斷鏈、存在的空虛、與學習信念脫鈎。意義失落後,會將意義暫時擱置,讓自己回歸到現實,設下停損點,並試者去看到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最後再藉著轉化與代償而得以再創造新的學習意義感。本研究最後也討論文化之意涵、敘說研究之限制及未來可發展之方向。
  • Item
    眼球追蹤技術在學習與教育上的應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10-12-??) 陳學志; 賴惠德; 邱發忠
    本本文目的為對眼球追蹤技術在學習與教育上的應用進行論述。人類的認知訊息處理歷程中有80%以上的訊息是由視覺獲得, 而眼球運動也是認知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感官訊息來源,近來發展的眼球追蹤技術提供了自然且即時的測量來探討認知、情緒、 動機等議題,因此,眼球追蹤技術已經被廣泛地使用在各個領域中。本文針對眼球追蹤與眼球追蹤儀的基本概念、眼動指標、 操作方法、資料分析方法等進行介紹。並針對眼動與閱讀、眼動與教學、 眼動與問題解決及眼動與情意特質的運用等議題進行論述。藉由本文的介紹將使讀者對眼動研究在學習與教育上的應用有 基本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