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展處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7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職前與在職生物教師的生物教材有關能力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92-06-??) 鄭湧涇; 黃璧祈本研究以「生物教材能力測驗」(BSCT)為研究工具,探索我國職前及在職生物教師之生物教材能力素養概況。研究工具BSCT的內部均質性信度值為 0.80,顯著高於發展該項工具時,以職前教師為樣本所求得之信度值。 研究的結果顯示,職前生物教師的生物教材能力顯著優於在職生物教師(p<0.01)。就在職生物教師而言,主修生物之教師、其生物教材能力顯著優於非主修生物之教師(p<0.01)。在「分子生物學」、「植物學」和「動物學」等三個分測驗方面亦有相同的情形,惟在「生態學」分測驗方面,職前生物教師與主修生物之在職教師,其生物教材能力顯著優於非主修生物之在職教師,而職前生物教師與主修生物之在職教師之間則並無顯著差異。此外,研究的結果亦顯示,生物教材能力與生物教學能力之間有中度相關存在,且生物教材能力較佳的教師,其生物教學能力亦較佳。Item 職前生物教師的生物探討技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91-06-??) 鄭湧涇; 周雪美本研究發展並效化「生物探討技能調查表」(BISI),同時並以之研究我國中等學校職前生物教師之生物探討技能的發展狀況。BISI的發展是以「生物探討技能界定」為編製工具之構念依據。工具初稿完成後,經過修訂、試測、再修訂後,進行施測與效化分析。研究結果碩示,BISI的內部均質性信度(Cronbach α)為0.73,穩定係數為0.71。BISI分數與BSCT、BTCI、UNSI和SAT四項生物教學能力測驗分數之間的相關係數值分別為0.42、 0.41、0.36和0.60。內容效度、同時效度和構念效度的考驗結果均尚稱滿意,結果顯示BISI為一可信、可靠、適切的生物探討技能評測工具。全體樣本BISI分數的平均數為48.41,標準差為8.08。四個年級樣本之BISI的得分,經變異數分析(ANOVA)的結果顯示,四年級樣本額著高於其他三個年級樣本(P<0.05)。就各項生物探討技能組成的成就言,四年級樣本之技能組成4的能力(設計實驗)顯著優於其他三個年級樣本;技能組成 1的能力(處理和解釋數據)顯著優於二年級樣本。其他三項技能組成的得分,在不同年級之間,則無顯著差異存在。資料分析的結果亦顯示,學業成就較高的學生,生物探討技能成就亦較佳。Item 職前生物教師科學態度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90-06-??) 鄭湧涇; 周雪美本研究發展並效化「科學態度測驗」(SAT)用以探索我國中等學校職前生物教師之科學態度素養發展狀況。SAT的發展,是以經鑑別之「科學態度組成因素表」為命題之概念依據;初稿完成後,經修訂、試訂、再修訂後,進行施測和效化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SAT「內部均質性信度」(以Cronbach α表示)為0.69,「穩定係數」為0.78。SAT分數與TOSA及BISI分數之間的相關分別為0.84和0.60,「同時效度」與「概念效度」的考驗結果均十分滿意。資料分析顯示SAT為一適切、可信、可靠的生物教師科學態度屬性的評鑑工具。 全體樣本SAT分數的平均數為31.71,標準差為4.36。四個年級樣本SAT分數之間的差易經變異數分析的結果,顯示並無顯著差異存在;而事後比較(Duncan方法)的結果則顯示,三年級樣本的SAT得分顯著高於一年級(P<0.05)Item 國小職前教師基本自然科學知識及自然科教學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92-06-??) 李田英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測師專五年級學生畢業前的自然科學基本概念及對國小自然科教學之態度。 市立師院、省立臺北師院、新竹師院五年級學生,其它六所師院則依需要隨機抽取學生一班。 本研究以去年發展的「自然科基本概念訓練」及翻譯之Thomson與Shrigley「自然科教學態度量表」分別用以收集師專五年級學生畢業前之科學基本概念及對教國小自然科學之態度,所有工具在使用之前均經過效化的過程。 資料以SPSS□套裝軟體視需要分別求頻率、相關及迴歸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師專學生的基本自然科學知識偏低且高層次的思考能力不足。多數學生對科學具正確的觀念,但不教自然科學。性別、科學知識及科學態度為預測國小職前教師自然科學教學態度之主要變因。所選擇的變因可解釋21%之態度之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