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6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印刷業聽覺障礙者職場終身學習之研究(2003) 廖信在知識經濟及科技文明快速的進步下,使得印刷業的生產流程和技術產生了的改變,面對行業結構、工作內容、及技術內涵變化的印刷從業人員,因應之道乃是透過個人的進修或是公司所提供的教育訓練方式,來提升自我的工作能力,以迎接外在環境改變所帶來的衝擊。本研究藉由對印刷業主與聽覺障礙者的職場終身學習的實地訪談,以瞭解目前印刷業聽覺障礙者職場終身學習的需求情形。根據實際的需求狀況,規劃適合印刷業聽覺障礙者職場終身學習的策略,一方面協助聽覺障礙者能不斷的提升其工作能力及增進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供印刷業對此特殊人力資源的開發及運用,是本研究的主要動機。而本研究的目的為: 一、探討聽覺障礙者在現行政策與法規制度下及印刷業特性、現況與發展趨勢下所面臨之利基與困境。 二、探討已僱用聽覺障礙者之印刷業主對聽覺障礙者工作表現及其職場終身學習的意見。 三、探討在職聽覺障礙員工對職場終身學習的態度及需求。 四、探討印刷業聽覺障礙者職場終身學習的策略。 本研究使用文獻探討、專家諮詢、電話調查、實地訪談等方法進行研究。以九十一年台灣區印刷暨機器材料工業同業公會所屬368家之會員工廠負責人或主管人員為電話調查對象,並以電話訪談結果中的32家目前僱用聽覺障礙員工的印刷公司(工廠)及目前服務於印刷公司(工廠)之36位聽覺障礙員工為實地訪談研究對象。量的資料以「次數分配」、「百分比」等敘述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訪談資料以質性方法進行分析,運用SWOT分析進行資料的統整與歸納。本研究所獲得之結果如下: 一、對於聽覺障礙者在現行政策與法規制度下所面臨之利基與困境的瞭解。 二、對於已僱用聽覺障礙者之印刷業主對聽覺障礙者工作表現及其職場終身學習意見的瞭解。 三、對於在職聽覺障礙員工對職場終身學習態度及需求的瞭解。 四、根據上述各項資料綜合整理,以SWOT分析歸納印刷業聽覺障礙者職場終身學習的策略。 五、提出對政府單位、印刷業、聽覺障礙員工、及後續研究者的具體建議。 本研究的價值與貢獻在於,讓聽覺障礙者能夠隨著社會環境的進步,在產業自動化轉型過程中,藉由適當的職場終身學習方式,以提升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而持續地在職場上提升工作的能力,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Item 設計類科學生製作電子書常見問題及其發生原因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15-08-??) 廖信; 馬立懿; 潘怡臻; Shin Liao, Li-Yi Ma, Yi-Chen Pan隨著數位閱讀的風氣盛行,電子書的製作技術日新月益,國內多所技職校院設計類科也開始增設許多數位出版相關課程,因此本研究透過探討技職校院設計相關類科電子書製作課程教學現況、學生學習電子書製作時最常發生之問題及原因,以做為電子書製作人才能力訓練之參考。研究首先採用文獻探討方式,瞭解相關科系之教學現況,再透過AHP 層級結構問卷發送予12 位資深從業人員,調查電子書製作時最常發生之問題,其中以「互動設定」之錯誤發生率最高,第二為「色彩標示」,第三為「圖像設定」。最後邀請7 位產業及學界專家利用訪談之方式,輔以「電子書製作最常發生錯誤之原因問卷」填答,分析歸納後共計有14項最常發生錯誤之原因,12 項較常發生錯誤之原因,其中又以「互動設定」問題中「設定媒體播放控制器」為最經常發生錯誤之原因。Item 設計類科學生製作電子書常見問題及其發生原因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15-08-??) 廖信; 馬立懿; 潘怡臻; Shin Liao, Li-Yi Ma, Yi-Chen Pan隨著數位閱讀的風氣盛行,電子書的製作技術日新月益,國內多所技職校院設計類科也開始增設許多數位出版相關課程,因此本研究透過探討技職校院設計相關類科電子書製作課程教學現況、學生學習電子書製作時最常發生之問題及原因,以做為電子書製作人才能力訓練之參考。研究首先採用文獻探討方式,瞭解相關科系之教學現況,再透過AHP 層級結構問卷發送予12 位資深從業人員,調查電子書製作時最常發生之問題,其中以「互動設定」之錯誤發生率最高,第二為「色彩標示」,第三為「圖像設定」。最後邀請7 位產業及學界專家利用訪談之方式,輔以「電子書製作最常發生錯誤之原因問卷」填答,分析歸納後共計有14項最常發生錯誤之原因,12 項較常發生錯誤之原因,其中又以「互動設定」問題中「設定媒體播放控制器」為最經常發生錯誤之原因。Item 精密網版印刷應用於熱電材料膜之成形技術開發(2008-11-21) 廖信; 楊啟榮; 劉君愷; 戴明吉; 王裕強; 郭俊良Item 圖文傳播課程導入綠色教育之課程發展與實施研究(2012-07-31) 韓豐年; 廖信; 王祿旺Item 以【生產探索】模式為基礎之跨領域創造想像實作研究-(子計畫三)大專院校學生想像力與電腦創意繪圖實作能力培育之研究(2011-05-31) 廖信; 鄧成連; 蘇芳柳Item 線上實作評量應用於文本電子書製作專業技術能力發展之研究(2012-07-31) 廖信; 戴孟宗隨著iPad、Kindle等行動閱讀載具在全球所掀起的數位閱讀熱潮,電子書已成為下一波出版的主流趨勢,然而電子書的設計,仍需保留原平面出版品的設計質感,再加上數位內容之特性、資訊服務的優勢,才能增加產品的價值。身處知識經濟的時代裡,全球化的衝擊、以及科技的進步,已對人才的培育帶來結構性的轉變,因此如何有策略、有系統的為數位內容產業培育具專業能力之未來之生力軍已是刻不容緩之務。在各界對數位出版人才之培育日益重視之際,本計畫透過發展符合數位內容產業需求之文本電子書專業技術實作評量,做為電子書製作課程評量之依據,期望能培育符合產業需求之專業電子書製作人才。研究者先前已陸續完成數位出版產業之能力發展與相關課程發展(NSC 99-2511-S- 003-012),並發現由於電子書製作關係著日後讀者易讀性與適讀性之問題,因此本次計畫接續先前之計畫成果,首先透過文獻及專家問卷審查之方式,分析文本電子書製作時所需之能力,做為線上實作評量之題庫內容,分為九大能力項目,35題測驗題目,可作為未來數位內容產業相關電子書製作能力培育之參考。接著透過系統開發,建構一套符合產業需求之電子書線上實作評量系統,進行實作評量發展與實施,以了解技職院校學生文本電子書製作能力表現情形,測驗結果顯示受試者以「工具面版操作能力」之表現最佳。並於最後調查受試者對線上評量系統之使用意願,研究發現使用者若個人電腦自我效能越佳,且認為線上評量系統是容易使用且是有用的,則其使用意願亦越高。Item 高職廣告設計科實習教師應具備能力之硏究(揚智文化, 2007-02-01) 廖信Item 數位科技時代高職圖文傳播科學生專業技術能力之教學策略研究(2008-07-31) 廖信二十一世紀是一個講求價值創新、腦力密集的時代,傳統產業所強調的土地、勞力、資本等生產因素,已經無法滿足目前以知識經濟為主的時期,以傳播教育所偏重的概念、事實已經無法滿足業界的需求,未來應強調執行知識的能力、技術,以結合人力、物力等資源。如何縮短學校與業界二者供需之間的差異,則有賴教育機構在教學策略及學生專業技術能力上的建構來改善,以配合業界人才之所需。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數位時代下圖文傳播產業對高職圖文傳播科學生專業技術能力之需求,以建構高職圖文傳播科學生專業技術能力指標,進而規劃高職圖文傳播科專業技術能力之教學策略。 而本研究的具體目的如下: (第一年) 1. 探討數位科技對於圖文傳播產業之影響。 2. 瞭解目前高職圖文傳播科學生專業技術能力之表現情形。 3. 探討圖文傳播產業對於高職圖文傳播科學生專業技術能力之需求。 (第二年) 1. 發展高職圖文傳播科學生專業技術能力指標。 2. 規劃高職圖文傳播科學生專業技術能力之教學目標。 3. 規劃高職圖文傳播科學生專業技術能力之教學策略。 本研究藉由國內外文獻的分析,瞭解圖文傳播專業技術能力之內涵,並發展高職圖文傳播科專業 技術能力需求之調查問卷,做為本研究之工具,以台灣區印刷同業公會為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將所得結果進行整理分析,以瞭解數位化時代對於高職圖文傳播科學生之專業技術能力需求。之後依據專業技術能力需求,發展專業技術能力指標。並藉由所發展之專業技術能力指標,透過專家座談的方式,規劃高職圖文傳播科專業技術能力之教學目標及教學策略,以作為高職圖文傳播科學生專業技術能力培養之參考。Item 網路時代技職院校數位出版專業實務課程發展與驗證之研究(2010-12-20) 廖信; 戴孟宗; 梁桂嘉數位出版已成為下一波出版的主流趨勢,出版人才的培育也必須配合產業轉型, 以加速出版產業之數位化,而數位出版品的設計,仍需保留原平面出版品的設計質感, 再加上科技服務的優勢,才能增加產品的價值,因此有策略、有系統的為數位出版產 業培育具專業能力之未來之生力軍已是刻不容緩之務。 而科技校院學生將是未來數位出版產業的中堅份子,科技校院也開始新設許多數 位出版相關課程,在各界對數位出版人才之培育日益重視之際,本計畫透過了解數位 出版業者對人力之需求,期望能發展出符合數位出版產業需求之專業實務課程,以縮 短學校與業界二者供需之間的差異。 因此本研究將利用研究者於九十八年所發展出之「數位出版專業能力指標」 (NSC98-2511-S-003-035)為基礎,進行第二階段之後續研究,本研究第一年將利用 焦點團體訪談及實地觀察法,探討目前所開設之數位出版課程其學生學習現況,做為 發展數位出版專業實務課程之參考;課程之發展將採用DACUM 專家會議之方式進行, 並參考教學系統設計(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中之ADDIE(Analysis, Design, Development, Implement and Evaluation)模式步驟;再透過Delphi 法發展出本課程 之評量工具。 本研究第二年將透過準實驗研究法,以科技校院學生為實驗對象,進行課程教學 實驗,以及學習成效之評估,並於最後提出對數位出版產業人才培育之建議,以作為 未來數位出版產業人才實務能力培養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