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以DMIP平台經營數位影視資訊服務關鍵成功指標之研究
    (2005) 施偉朕
    網路技術成熟與媒體匯流趨勢,造就三合一(Triple-Play)服務的興起。我國部分電信業都面對電信、DSL 市場日趨飽和,開始提供數位影視多媒體資訊(Digital Multimedia Information)服務,以尋求新的獲利方式。 這類服務利用Intranet或是Internet為傳輸管道,提供數位影視多媒體資訊服務,配合機上盒(Set-Top-Box)轉碼,且終端接收設備為電視機,本研究將其定名為DMIP平台服務(Digital Multimedia Information Platform Service)。 我國目前有中華電信公司的MOD服務,以及數位聯合電信公司的DFC服務,在國際上屬於先行者之列,相關的經營、發展情況都具有指標性的意義,深具研究重要性。 新的平台服務,面對複雜且多元的市場競爭,需要新的經營管理模式,必須瞭解決策時重要的關鍵成功指標。因此本研究以我國DMIP平台服務業者為對象,蒐集相關文獻資料,使用Porter的五力分析架構進行文獻分析,做為求取關鍵成功因素的模式,再藉由業界人士的深度訪談,砲認DMIP平台經營數位影視資訊服務之關鍵成功指標,並給予相關業者建議。 最後研究結論確立「內容層面」、「規模經濟」、「資源運用」、「客戶需求」、「經營模式」等五項為DMIP平台服務之關鍵成功指標。 研究建議業者應維持「潛在新進者」的位置;等待進入機會點為「電視全面數位化」;此外,應特別關注點為「引發周遭之產業效應」;以期業者在進入DMIP平台服務時,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害,獲得最大的成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