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無薪假對電子工程師生涯規劃影響之研究-以T公司與M公司為例
    (2010) 林佩蓉; Pei-Jung, Lin
      二十世紀的資訊革命翻開科技史上嶄新的一頁,台灣亦因此站上世界的舞台,然而2008年的金融風暴卻使科技業的處境跌落谷底,企業為節省成本,“無薪假”此一制度因應而生。本研究旨在探討企業無薪假對於電子工程師生涯規劃之影響,研究者以電子工程師為研究對象,採漸進取樣針對兩家公司共八名受訪者以質性訪談的模式進行多重個案研究,藉以瞭解無薪假對電子工程師生涯規劃之影響,並從中歸納其生涯規劃影響因素,而後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以供員工、企業、與政府做參考。經資料分析結果,茲分述如下: 一、於自我評估步驟,受訪者普遍認為於無薪假期間轉職難度較平常提高許   多,但具備雙重專業者則認為無薪假期間並不增加其求職難度。 二、於檢視環境步驟,受訪者考慮同質行業、異質行業、與小本創業,其中異   質行業以受訪者之第二專長領域、公職、與進入門檻較低的打工為主。 三、於目標修正步驟,部分工程師礙於轉職失敗、無薪假時間過短、無薪假休   假期間與之前工作量差異不大,故不改變其生涯;而半數工程師皆新增求   職計畫;亦有工程師由於無薪假喪失對科技業信心,故新增創業計畫。 四、於行動規劃步驟,大部分工程師主要為透過學習以強化現職或未來目標所   需職能。而同時有部分工程師為達其創業計畫,故暫留科技業以累積金錢   資本。 五、無薪假後生涯規劃影響因素共有個人因素、組織因素、與環境因素。個人   因素部分以無薪假休假程度、個人金錢考量、與個人特質影響較深;組織   因素部分與組織穩定程度與提供之薪酬較為相關;而環境因素部分則由於   部分工程師將無薪假視為科技業榮景不再的警訊,故增加其創業與轉換跑   道之傾向。 六、研究者建議短期施放無薪假之員工可透過進修以累積實力或擔任志工以累   積人脈,而長期施放無薪假之員工則可考慮兼職或創業,而組織應制定清   晰明瞭的休假時程表以彰顯公司穩定程度,政府則可提供無薪假創業基金   以降低失業率。
  • Item
    企業導入數位學習之關鍵成功因素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2010-04-01) 黃曉瑄; 林佩蓉; 黃能堂; 朱益賢
  • Item
    企業導入數位學習之關鍵成功因素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2010-04-01) 黃曉瑄; 林佩蓉; 黃能堂; 朱益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