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輔助視障者於枕木紋行人穿越道線行走安全系統之研製
    (2013) 褚哲威; Che-Wei Chu
    視障者一般在行經交通道路口時,要如何獲取行人穿越道上的資訊來達成安全行走的目的是很重要的問題。所以本研究所研製的辨識系統可以用來輔助視障者準確地偵測出枕木紋行人穿越道線。針對動態的影像進行辨識處理。透過使用可攜式的攝影設備,代替視障者的雙眼以偵測出枕木紋行人穿越道線,輔助其能安全地穿越枕木紋行人穿越道路口。讓視障者在穿越馬路時取得前方行人穿越道的資訊,可以有更安全的行走資訊。 本研究主要是以影像處理的方式來達成,整個演算法架構為:載入影像分序圖、彩圖轉灰階、灰階轉黑白、圖形濾波、最後標出圖框。偵測枕木紋行人穿越道線部分,本論文採用了連通物件標籤法(Connected Component Labeling)及面積濾波(Size Filter),而這兩種方法應用上容易因影像雜訊太多而產生誤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論文嘗試以中值濾波器(Median Filter)與形態學濾波器(Morphological Filter)來抑制影像雜訊之影響。 實驗內容是對於不同天候條件下和多種道路場景來作偵測,由實驗結果得知,皆能有效的偵測並判別結果。整體辨識率可達99%,處理速度約為每張0.0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