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非週期排列多層結構光學性質之研究
    (2015) 鄭國成; Cheng, Kuo-Cheng
    本論文主要在研究一維三段式康托爾(Triadic Cantor)非週期性的多層結構光學性質,我們分別用介電質與超導體材料來探討,以及將三階康托爾結構重複排列,成為康托爾光子晶體。 在第二與三章研究一維介電質三段式康托爾(Triadic Cantor)多層結構,其主要是探討康托爾(Triadic Cantor)這個非週期排列的特性,許多光子晶體都是以週期或規則的重複排列來研究,那非週期的就會有它特別的特性,其最主要的特性就是階數增加後,在結構造成多個高反射區及高透射峰,而重複排列又可以加強原本的特性,然後對任一階數該結構保持其對稱性即自我相似性,其對稱性會依照設計波長λ0,以此為中心左右對稱。 第四章研究超導體的光子晶體會產生光子能隙(PBG)和缺陷膜態,我們調整超導體材料的厚度,來改變PBG的寬度以及截止頻率的轉折,也藉由康托爾(Triadic Cantor)結構發現缺陷膜的產生,並結合超導體的特性,發展出多種特性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