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以半色調技術隱藏兩個二維條碼及品牌保護應用之研究
    (2017) 管珮君; Kuan, Pei-Chun
    近年來網路與科技的蓬勃發展下,因為行動裝置的普及,使得二維條碼應用更為廣泛,串聯起網路與現實。最常見的二維條碼類型為QR Code (Quick Response Code),而現今QR Code在公司扮演的行銷角色多為廣告訊息及交易支付等。因QR Code製作成本低廉,被許多企業做為宣傳媒介。但二維條碼外觀相似程度高且取得容易,因此為了保護個人資訊及財務安全,二維條碼的安全性也逐漸被重視。故希望製作可兼具外觀及安全性之二維條碼來增加品牌辨識度。為此本研究使用半色調資訊隱藏技術於圖像化二維條碼中藏入第二個QR Code,提高圖像化二維條碼之安全機制和外觀辨識度。本研究利用半色調資訊隱藏技術,將圖像化二維條碼第二個個二維條碼。圖像化二維條碼中的每個像素分成3x3區塊,外顯二維條碼資訊藏於3x3區塊模組之中央位置,欲隱藏第二個二維條碼之資訊使用鑰匙(key)產生偽隨機亂數(pseudrandom number),藏於其他8個區塊之某一區,剩餘7個區塊做為配合演算來表現圖像,以達到不易被破解之用。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發展隱藏兩個QR Code之圖像化二維條碼外觀可被人眼視覺接受,影像品質也在可接受範圍;實驗測試使用不同影像、大小、深淺之影像辨識錯誤率,結果顯示影像大小及深淺都會影響辨識率,其中影像濃度較淺比較有利於解碼;隱藏兩個QR Code之圖像化二維條碼可隱藏資訊效果佳外,還能以較低成本達成防偽功能且有益於品牌保護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