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以模糊實質選擇權、賽局理論暨多準則決策分析評估太陽能系統建置與維運公司投資案
    (2023) 李昭賢; Lee, Chao-Hsien
    隨著聯合國將淨零排放作為永續發展目標,全球各主要國家或經濟體開始積極規範使用再生能源之比例,國際大廠對供應商購買或投資綠色能源之要求日益嚴格,造成可再生能源之需求日增,因此,諸多企業開始投入再生能源發展,使得全球綠能投資金額快速增長。在各種綠色能源之中,太陽能發電系統由於技術相對成熟,建置與維運佔各類投資案之比重極高,為可再生能源廠商積極投入的市場之一。雖然如此,相關的研究卻極為有限,考慮廠商未來投資成本、競爭關係與評估投資案的相關研究極少,考慮投資金額不確定性之研究更為罕見,但相關投資專案於創投界卻十分普遍。為跨越研究缺口,本研究導入模糊實質選擇權評價法、模糊三人零和賽局、與多準則決策分析之決策架構。首先,本研究以模糊實質選擇權評價標的公司於未來五年不同情境之投資策略,並評估其收益,其後,導入模糊零和賽局,分析三家競爭公司競爭下之顯著解,並將整合模糊實質選擇權與模糊三人零和賽局所得之結果,導入基於決策實驗室分析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之網路層級分析法(DEMATEL based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DANP)後,整合多準則妥協解法 (VlseKriter-jumska 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 Resenje, VIKOR),選取最適之太陽能系統建置與維運公司投資案。本研究以臺灣三家太陽能系統建置與維運公司為標的,邀集我國創投界專家提供意見,實證本分析架構之可行性。依據模糊實質選擇權所得之結果評價出三間企業之價值,而將模糊實質選擇權所得之結果,導入模糊賽局,當三家廠商在同時投資時,可達納許均衡。最後,將三家廠商之模糊收益導入多準則決策分析架構,可得最具影響關係之權重為長期性風險(c102),影響權重最高之構面為管理階層本質(D1),而獲投資廠商,由於Y公司等構面加權得分最高,距離渴望水準最短,獲得專家青睞。 本驗證完善之分析架構,可作為未來政府或金融機構評估新能源建置為運案之用,而針對太陽能系統建置與維運公司之評估結果,亦可為政府或創投業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