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3D點矩陣全像片呈現經典動態影像之研究 – 以盧彥勳晉級溫布登八強親吻手指及指向天際動作為例
    (2012) 林子淵; Lin Tzu Yuan
    由於非法盜版之猖獗,使用光學變化裝置OVD(optical variable device),可有效防止掃描、影印,藉以保護其版權。全像片亦為OVD的一種,不僅可用於防偽用途上,亦可用於藝術創作。而數位典藏的蓬勃發展,讓許多懷舊商品,帶來了典藏加值之可能性。而全像科技的研究,過去多著重於全像片防偽功能上的探討,較少關於數位典藏動態影像之整合應用。因此本研究試圖將點矩陣全像片與典藏動作加以結合,除了可呈現特殊的光影變化效果,亦可應用於防偽及品牌保護,將提高其附加價值。本研究主要目的為參考我國網球好手盧彥勳晉級溫布頓八強賽影片中,擷取其親吻手指伸向天際之經典動作,繪製成連續動作之3D圖像,再運用數位點矩陣全像片(Dot matrix hologram)來設計成具有連續動畫效果的全像影像,並實際輸出作為參考。亦即將藉由點矩陣全像的合成技術方法,應用於盧彥勳3D圖像,且製作出3D點矩陣全像片,來顯示其特殊的動態效果與光影變化。最後將此全像片設計為加值產品,及賦予一段故事作行銷推廣。本研究結果顯示,所設計之點矩陣全像片,不需電源與螢幕,可直接顯示其動畫效果,此種兼具科技及典藏內容的整合設計,將有許多加值應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