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UV 噴墨印刷網點製作紅外線浮水印— 以應用於 PET 之個人化產品為例
    (2014) 盧詩雲; Lu, Shih Yun
    現今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產品獨特性與防偽功能亦日益受到重視,個性化產品的推陳出新也帶動著印刷產業的進展。因此,本研究運用數位過網技術結合紅外線光學原理,以 UV 噴墨列印可變資料之浮水印隱藏於 PET 材質球員卡圖紋之中,增加防偽加值的獨特性。首先針對 2010 溫布頓前八強盧彥勳球員卡設計具版權之圖紋,並利用碳黑色墨吸收紅外線,而青、洋紅、黃色墨在紅外線下穿透而呈現透明之光學特性,將經數位過網的碳黑色墨網點與不同網點覆蓋百分比的青、洋紅、黃色墨網點形成的中性灰進行匹配試驗,找出人眼觀察下最符合灰平衡的網點覆蓋百分比,再結合紅外線光學特性設計出二維條碼與序號作為隱藏資訊,以 UV 噴墨印刷輸出於球員卡圖紋之中,最後利用紅外線攝影裝置進行偵測。實驗結果顯示,人眼觀察下,隱藏資訊呈現灰階並隱藏於球員卡圖紋設計之中;在紅外線攝影裝置偵測下,具碳黑色墨的隱藏資訊顯現,而以中性灰構築的球員卡圖紋皆會呈現透明,達到宣告版權的目的。本實驗採用少量多樣化特性的噴墨印刷方式,可針對單張球員卡進行個人化序號與條碼的設計,結合紅外線本身光學特性原理,增進產品的獨特性與防偽加值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