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磁粒子造影系統之架設與特性量測
    (2013) 唐筱玫; Xiao Mei Tang
    摘要 本論文「磁粒子造影系統之架設與特性量測」是由一對環形強力磁鐵來產生梯度場,和以激發線圈產生交流場,再由一組同心園接收線圈接收訊號所組成的架構,並且選用超順磁性(super-paramagnetic properties)磁奈米粒子(the magnetic nanoparticles)作為量測樣品[2]。磁鐵是以銣鐵硼(NdFeB)材料做成的兩個環形強力磁鐵(ring magnets),我們用壓克力板和銅螺桿固定磁鐵,以N極-N極相對的方式,並且測量在兩磁鐵中間的磁場分布,此磁場為梯度場(gradient)。且量測到磁鐵產生的橫向梯度場為dB⁄dx = dB⁄dy = 3.69 T/m,縱向梯度場為 dB⁄dz = 6.43 T/m [2]。然後實驗架構所需要的交流場是由一激發線圈產生的,經過量測後激發線圈的磁場可達到B = 30 mTpp[6]。再製作一組內外同心圓的接收線圈(receive coils)放在激發線圈內部,並且接收線圈是以反接的方式組成的。為了使接收線圈因激發線圈而產生的感應電流能夠相消的程度更好,再製作一相減電路把內外接收線圈的磁場作相減。 關鍵字: 磁粒子、梯度場、強力磁鐵、造影、MPI 。 關鍵字: 磁粒子、梯度場、強力磁鐵、M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