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以小波樹結構與最大差距機制為基礎之彩色影像浮水印技術
    (2013) 陳彥霖; Yen-Lin Chen
    本論文增加浮水印位元嵌入位置的選擇,來改善在某些浮水印位元的嵌入情況下,會產生受保護數位影像品質大量失真的問題,並且可以不用調整原始數位影像的資訊,就能夠代表浮水印。另一方面,經由新門檻值的設定,使其可以精確且適當的調整原始數位影像的資訊來增加浮水印的強健性。 經過實驗的分析與比較結果可以得知,所提出的改良浮水印方法在受保護數位影像品質與浮水印的強健性皆能獲得有效的提升,並且在浮水印的安全性方面,提出的改良浮水印方法中的浮水印位元的嵌入位置比原浮水印方法中的浮水印位元的嵌入位置還要來的更多,使得浮水印被破解的可能性更為稀少。
  • Item
    應用於行動裝置之感興趣區域 影像版權保護的改良式小波樹浮水印
    (2013) 林俊宇; LIN, Chun-Yu
    本論文中,改良了一種基於離散小波轉換的數位影像浮水印,並且應用於Android行動平台上。近兩年來,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廣泛使用,其內置的高解析鏡頭與3G連網的特性,使得大量的個人攝影及插畫創作分享於網路上,而複製數位影像且進一步編輯也是相當容易 地,為了避免非授權者竄改後的所有權歸屬問題,數位影像版權的設置與保護因而有了應用空間。 我們提出的5/3小波轉換式浮水印系統,係改良既有浮水印嵌入影像的演算法,並於驗證端採用參考嵌入資料的方式來萃取浮水印。透過實驗分析,能降低置入浮水印後對母影像品質的損壞,且提高浮水印抵抗攻擊的強健性,於此同時,本演算法可減少運算量、增加對母影 像與浮水印的適應性。另外,結合選取感興趣區域,可更有效益地宣告版權,最後實作成Android應用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