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創新數位點矩陣全像片資料隱藏技術
    (2006) 王威強; Wei-Chiang, Wang
    本研究目的為提出一個創新的數位點矩陣全像片資料隱藏的方法,利用誤差擴散的數位過網技術和擬似隨機亂數(pseudo random number)的方式決定資料隱藏的位置,在影像區域中隱藏資料並過網產生六種不同的顏色,而編碼的過程利用BCH (Bose-Chadhuri-Hocquenghem)錯誤校正碼(Error Correction Code)針對兩階浮水印影像進行容錯編碼,使嵌入的浮水印資訊具有錯誤校正的能力,而輸出後的全像片以幾何轉換方式針對影像進行定位並擷取隱藏的資訊。實驗證明,本研究能有效的嵌入兩階浮水印於全像影像中並抵抗隨機雜訊的攻擊,而資料隱藏實際輸出的全像片具有全彩、變圖和景深的效果可達到多重防偽的功能。
  • Item
    網點加密圖像光學擷取比對辨識研究
    (2002) 陳勇志; Chen,Yung-Chih
    印刷圖像防偽技術除了在印刷材料與製程技術提昇改進外;亦可考慮印刷品進行數位資料加密(Data Hiding)以提高其安全性。本研究針對紙張上印刷過網圖像進行加密與比對辨識實驗,將資料加密技術結合數位過網演算法製作網點加密圖像,並對圖像進行光學擷取後再進行資料辨識。旨在探討網點加密圖像在不同過網解析度(150/300LPI)下以不同光學資料擷取解析度(600/1200/2400DPI)對加密資料的比對識正確率高低,瞭解網點加密圖像比對辨識條件。 研究結果顯示,六組實驗組合除300LPI-600DPI實驗組合之辨識正確率<=0.95之外,其餘實驗組合150LPI-600DPI、150LPI-1200DPI、150LPI-2400DPI、300LPI-1200DPI及300LPI-2400DPI其辨識正確率均顯著>0.95。而300LPI-600DPI實驗組合其辨識正確率較低之原因,因其影像擷取解析度600DPI取樣不足使影像模糊辨識不易導致。 由150LPI與300LPI兩圖像辨識結果得知,150LPI圖像其辨識正確率在光學解析度600DPI時達到0.99730;在光學解析度達1200DPI時達到0.99985,在光學解析度達2400DPI以上達到0.99990。而300LPI圖像其辨識正確率在光學解析度600DPI時達到0.86426;在光學解析度達1200DPI時有0.99819,而在光學解析度達2400DPI以上達到0.99893。 本研究印刷圖像辨識錯誤現象,在圖像過網解析度150LPI時,以光學解析度1200或 2400DPI擷取圖像其辨識錯誤次數最少可獲得最穩定辨識結果。在150LPI-600DPI與300LPI-1200DPI實驗組合,發生”白點辨識為黑點”的現象高於”黑點辨識為白點”。將網點圖像予以加密複製於平面媒體上,有利於印刷品防止變造與安全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