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人工智慧視訊面試透明度與科技信任度之研究
    (2022) 楊書銘; Yang, Shu-Ming
    在後疫情時代,因防疫而減少實體接觸是普遍共識,但在市場劇變之時,企業比以往更渴求人才。該如何透過科技工具來滿足防疫與求才需求,若只為了防疫,視訊面試足以取代實體接觸之需求,但真人面試官能負荷的量能有限,企業如何透過科技工具,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取得先機,提升招募效率,人工智慧視訊面試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但對求職者來說,人工智慧視訊面試多採取錄影面試的方式進行,除了缺乏與人的互動,更因對人工智慧評估與決策過程的不確定感,對其的科技信任亦不高,最終降低求職者使用視訊面試的意願。其中,透明度常被認為是人工智慧與現實世界連結的關鍵,當求職者不清楚人工智慧的評估過程時,會擔憂其面試表現是否能正確反映自身真實潛力,進而減少對人工智慧評估的信任度;故當求職者缺乏對人工智慧的信任時,可能會拒絕參與面試或面試表現劣於其真實水平。  本研究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前導測試,邀請參與者進行模擬錄影面試,並藉由問卷以及非結構訪談收斂出最具透明度之呈現方式;第二階段正式實驗,邀請 73 位求職者,在進行人工智慧錄影面試後填寫科技信任量表,並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發現具透明度的人工智慧視訊面試對情感科技信任度有正向影響,研究結果亦可提供人工智慧錄影面試系統供應商與雇主,開發與挑選更有效的AI面試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