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以創新育成理念發展印刷產業策略規劃之研究
    (2006) 陳旻男; Min-Nan Chen
      我國印刷產業中大都以中小企業為主,此種經營方式在人才吸引、生產設備提昇以及生產成本的降低等方面,均缺乏經濟規模的優勢。同時印刷產業已從依賴物理、化學的範疇,轉而逐漸增加比重在以資訊為主導的生產型態,造成產業技術障礙日漸消失,同業間以價格做為競爭的手段。因此,此種經營環境的改變,促使印刷產業必須追求產業創新策略形成市場區隔,才能無懼外在環境的變化。   因此本研究擬採用文獻分析、深入訪談及焦點團體訪談等方法,針對目前印刷產業現況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印刷產業內部因素、外在因素並找出印刷產業之競爭優勢。本研究首先透過深入訪談法,針對印刷產業中的創新育成中心進駐廠商負責人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得知學術型育成中心並未完全提供育成中心應有的服務,探究原因可能是來自於背後育成中心的管理團隊能力;另一方面,從上述研究結果得知學術型育成中心對於印刷產業相關新事業體的培育模式似乎不適合,因此提出以虛擬育成模式為主軸,再輔以其他育成模式的優點,形成本研究之創新育成理念,並以該創新育成理念來發展印刷產業之相關策略。經研究結果發現,欲以創新育成理念發展印刷產業策略需要包含四個部分,首先具備一個動態化的知識團隊組成,以做為虛擬育成的營運中心平台;其次為形成虛擬育成的組織成員須包括產業鏈中的廠商、政府相關公部門及社會組織;而在虛擬育成的營運型態中,可以採用中心衛星工廠制度、群聚制度及協會制度等方式進行合作;再之於育成功能之中,虛擬育成的形成仍須包括育成中心既有的服務,還須強調各組織間的溝通能力。
  • Item
    身心障礙者從事印刷產業調查之研究
    (中華印刷科技學會, 2011-03-01) 廖信; 蘇芳柳; 徐善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臺北地區印刷業雇用身心障礙員工的現況,以瞭解大臺北地區印刷業雇用身心障礙員工之障別及所從事之印刷工作項目。研究方法為文獻探討與電話調查;研究對象為臺北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之全體會員廠負責人或主管。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
  • Item
    印刷產業網路經營型態之探討
    (中華印刷科技學會, 2010-03-01) 廖信; 葉振璧; 林宜萱; 洪晨翔
  • Item
    印前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內涵之研究
    (中央印製廠, 2010-03-01) 廖信
  • Item
    印刷產業導入數位化工作流程之探討
    (中央印製廠, 2006-12-01) 廖信
  • Item
    數位科技下的印刷產業新貌
    (中央印製廠, 2000-12-01) 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