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3
  • Item
    素養教育運用問題導向學習對學習成效的影響:以圖文傳播研究法課程為例
    (2024) 方佳媛; Fang, Jia-Yuan
    近年來教育大規模的改革,翻轉教育成為重要改善教育的方法之一。而近期各國加入STEAM教育,臺灣開始推行108課綱核心素養概念,因此學生需要面臨更複雜的學習環境。本研究以修圖文傳播研究法課程的學生為研究對象,蒐集學生的學習反饋、作品以及教學觀察,進行前測、後測和問卷調查,探討PBL(教師支持、學生責任感、團隊合作、問題質量)對學生學習成效(滿意度、態度、持續學習)的影響,並且以深度訪談深入了解師生的想法與理念。本研究問卷以迴歸分析釐清變數,編碼對訪談項目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透過PBL教學法學生表現出更高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度,對課程的滿意度、學習態度以及持續學習皆有所提升,證實此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同時,本研究還強調跨學科素養的重要性,透過將不同領域的知識融合在一起,學生能夠更全面地發展他們的能力,研究結果有助於未來大學教師在課程設計的理論與實務結合,讓學生能將所學實際應用於生活,提供未來研究人員之參考。
  • Item
    運算思維策略融入技職體系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可程式控制為例
    (2021) 陳培基; Chen, Pei-Chi
    本研究旨在融入運算思維策略於可程式控制實習課程,以提升技職體系電機與電子群科(系)學生的技能表現。實驗研究以公私立科技大學各兩班學生(合計120人)、公私立技術型高中各兩班學生(合計120人)為研究對象(合計240人),每週授課兩小時、為期八週的實習課程教學。在實施教學實驗前,實驗組與控制組均接受一般生活化運算思維之前測;在實驗進行階段,實驗組於教學中融入一般生活化運算思維策略教學與使用PLC運算思維教材授課,控制組則採用傳統PLC教材教學,且為了強化學習效能,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教學中均採用PBL,並要求學生於課後至雲端教學平台進行自主學習;在實驗結束前,實驗組與控制組均接受一般生活化運算思維策略之後測與PLC學習成效測驗。研究結果發現:(1)技職體系全體實驗組學生之PLC學習成效明顯優於控制組學生;(2)技職體系全體運算思維高分組學生之PLC學習成效明顯優於運算思維低分組學生,由研究結果得知,運算思維素養較高之技職體系學生,能有效提升其實習之學習成效。此外,本研究透過觀察、學生日誌、教師日誌與課堂錄影等資料,進一步了解技術型高中電機與電子群科學生技能表現的改變情形,以及對於本課程方案的態度與看法。植基於研究之結果,本研究據以提出技職體系融入運算思維策略之教學模式,以供技職體系實習課程融入運算思維策略教學之參用。
  • Item
    問題導向學習的學習動機與成效之相關研究
    (2020) 簡婉容; Chien, Wan-Jung
    問題導向學習以「學生為中心」之教學,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推動的重點項目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討問題導向學習的學習動機與成效之差異相關情形,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研究對象為雙北技專校院修習問題導向學習之學生,有效問卷483份。研究工具SPSS 23與EXCEL統計分析進行構面與假設分析。本研究自變項設為學校、類別、性別、年齡、年級、居住地、身分來源、打工經驗、社團經驗、參與競賽經驗、取得專業證照經驗。依參考相關文獻,將學習成效分為五構面,問題解決、後設認知、團隊合作、創意思考、溝通協調,學習動機分為三構面,內在動機、外在動機、自我效能。研究結果發現: 一、問題導向學習的學習動機中,「學校」在自我效能層面具顯著;「打工經驗」、「社團經驗」、「參與競賽經驗」具有顯著影響。 二、問題導向學習的學習成效中,「性別」在問題解決及溝通協調層面具顯著;「社團經驗」在溝通協調層面具顯著;「參與競賽經驗」在創意思考層面具顯著;「取得專業證照經驗」在於問題解決層面具顯著性。 三、問題導向學習的學習動機與成效具有正相關。
  • Item
    在網路環境中以問題導向教學法進行輔導之行動研究
    (2005) 施川淵
    透過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以及全球資訊網豐富連結性的結合,網路教學可以使身處不同時間和空間的教學者及學習者進行同步及非同步的教學活動,透過網路教學,教師可更快速的進行教材流通與資源分享,而學習者也更可快速、便捷地獲取學習材料與最新資訊,而問題導向學習法同樣由學習者為中心出發,透過模擬真實的問題情境,來使學習者藉由資料蒐集、共同討論及分享的過程,得到更良好的自我學習能力及後設認知,兩者的結合一方面可以加強網路教學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補強問題導向教學法在教室情境下實施的缺點。 本研究以結合兩者的優點出發,以網路教學為環境,以問題導向學習為理論核心,進行對於實習教師輔導之研究,透過研究者與教師共同進行之行動研究,來瞭解在網路教學環境下問題導向教學策略對於實習輔導的成效、實習老師之滿意度以及必須要注意的相關細節。在意義上除了加強實習教師的自我學習能力以及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力之外,並且對於未來的實習生涯將會遭遇到的問題,也能更有能力和信心去解決。 本研究為國內初次嘗試結合問題導向學習、網路學習以及行動研究三種不同領域之理論進行之輔導研究,在經過一個學期的規劃及溝通,以及一個學期的實際實施過後,可從結論中發現成效、滿意度及反應度都呈現正面的趨勢,應可將之肯定為良好的網路教學設計。 一、問題導向教學法適合運用於網路環境下進行對實習教師之輔導教學。 二、問題導向教學法運用於網路環境下進行對實習教師之輔導教學,能夠使實習教師滿到滿意。 三、不論問題導向教學法之實施環境為何,教案仍為決定教學成效以及滿意度性之關鍵因素。 四、引導員之角色與定位都必須重新思考及調整。
  • Item
    問題導向學習對高職電子資訊科電子學課程之學習成效研究
    (2010) 郭哲宇
    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是一種突破傳統的教育策略,其要旨是向同學提出一些真實的、有意義的問題敘述,並提供資源與指引,引導同學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判斷各種解決辦法是否有足夠理據。以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在學習中找到彼此認同的目標。小組學習活動讓學生互相合作,以提升每位成員的學習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討問題導向學習及傳統教學,對高職電子學專業科目學習 成就、學習態度的差異情形及問題導向教學策略的學後看法。由研究結果與 發現,提出具體的建議,以供高職電子資訊科實施電子學課程教學之參考。 研究選取臺北市私立滬江高級中學電子資訊科二年級信班學生95人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其中控制組資訊二信50人、實驗組電子二信45人,實施為期八週24小時的實驗教學。在實驗教學前一週先行實施前測,主要針對教學實驗的學生進行專業基礎能力量表測驗,經統計分析,瞭解兩組學生到二年級學習電子學的起點行為或開始學習的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研究採用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共變數分析(ANCOVA)等方法進行統計考驗。茲將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敘述如下: 壹、在電子學學習成效的表現上,採問題導向教學策略顯著優於傳統講述教學法。 貳、學生接受問題導向學習教學後,其問題解決態度比教學前更趨於正向。 參、採問題導向教學策略學生肯定電子學課程及教師教學效能。 肆、採問題導向教學策略學生對於問題導向教學策略表示肯定。 伍、學生對問題導向學習課程的回饋意見表示肯定。 本研究針對問題導向學習之基本內涵,並研究如何將問題導向的學習應用於工科教育的教學上。最後就教學研究發現及後續研究兩方面,提出建議,以供日後相關課程之參考。
  • Item
    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在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
    (2004) 姚乃慈
    摘 要 本研究以真實世界的問題作為學習核心,運用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於國中生活科技課程教學中,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經由和同儕互動建構知識,提昇問題解決能力並學習與人和諧相處。 首先以文獻分析方式來探討問題導向學習內涵、科技教育內涵,以及問題導向教學模式,再應用此模式設計三種主題之問題導向學習教學活動,針對國中一年級學生進行實驗教學。本研究從教師的教學紀錄、學生的學習檔案、各量表之前後測分數等相關文件資料中,獲致一些有用數據,分別進行質性與量化資料統計分析。透過學習成效之分析,歸納出國中生活科技實施問題導向教學之優缺點,提供生活科技教師教學之參考。 研究獲得成果為:實施問題導向教學可以讓學生覺得學習更有趣,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蒐集資料的能力;並在分工合作中學習溝通表達的技能,以及尊重他人與負責的態度,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且透過資訊的分享使學生知識的學習更寬廣,同時也讓學生問題解決的態度越趨正向,提昇問題解決的能力。本研究也發現:教學過程需要有更多指導員參與,以協助學生討論內容更深入,控制討論秩序;對於參與程度極低的學生,容易形成更大的知識落差…等尚待改進之事項。最後,研究中提出實施問題導向學習教學與後續研究之建議,作為生活科技教師之參考。
  • Item
    問題導向學習於電腦故障維修教學之應用研究
    (2005) 楊量凱; Yang, Liang-Kai
    為了使問題導向學習能普遍且有效的應用在工業教育上,本研究以電腦故障維修為主題發展適用於工業教育之問題導向學習教學模式與教材,並將其運用在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電腦維修課程上,以選修的20名大三學生進行一學期的教學實驗。最後以「個人作業」,「問題導向學習評量表」及「學習歷程與課程滿意度調查表」等進行成效分析。並挑選6名代表進行深度訪談,而獲得以下結論: 1.學習者透過PBL能有效培養邏輯思考能力,並以系統化的問題解決策略解決問題。 2.PBL的教學策略能引起學習者學習動機且有助於處理現實生活中相關狀況。 3.討論時的參與程度直接影響學習者解決問題的廣度。 4.資料搜集的用心程度直接影響學習者解決問題的深度。 5.學習者的學習表現與成績的計算方式、引導者的引導、小組長的領導、團隊的分工以及個人的參與方式都有關係。 6.學習者需經由多次討論才能完成作業並獲得共識。 7.教材方面影響學習歷程的因素有1) 情境描述 2) 學習指引 3) 學習新知識4) 補充教材。 8 .教學活動方面影響學習歷程的因素有 1) 先備知識及個人經驗2) 個人作業 3) 資料搜集的方式4) 引導員的協助5) 小組長的領導模式6) 討論的情況 7) 單元的學習時間 8) 分數的評定方式。 關鍵字:問題導向學習、電腦故障維修、學習歷程
  • Item
    問題導向學習運用於國中生活科技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
    (2010) 吳承瑋; Cheng-Wei Wu
    問題導向學習運用於國中生活科技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 研 究 生:吳 承 瑋 指導教授:侯 世 光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生活科技問題導向學習教學模式之相關理論,依此設計教學活動並實施教學實驗。以探討不同教學模式對國中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效果,以及探討問題導向學習教學模式對國中生問題解決態度的影響,作為日後生活科技教學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以台北縣某國中一年級學生為取樣對象,有效樣本學生共68人。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問題解決能力測驗」與「問題解決態度量表」。為了達成研究目的,採用文獻分析與準實驗研究法,先探討相關文獻以發展教學活動,經教學實驗後,利用平均數、標準差與t檢定等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結果如下: ㄧ、運用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於國中生活科技課程,能有效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二、將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融入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對「問題解決態度」有正向的提升。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提出相關建議,提供教師與未來研究作為教學實施及深入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生活科技、問題導向學習、問題解決能力、問題解決態度
  • Item
    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應用於國中生活科技課程之學習成效研究-以製造科技為例
    (2005) 陳綺華
    本研究旨在探討「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應用於國中生活科技課程之製造科技領域。研究目的為:(一)針對國中生活科技「製造科技」領域課程,運用PBL教學策略設計教學活動。(二)運用 PBL 教學策略於國中生活科技課程,並比較其與傳統教學策略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三)探討在國中生活科技課程中運用 PBL 教學策略,學生的學習反應。(四)綜合研究結果,歸納並提出建議,以供生活科技教學及未來研究之參考。實驗係將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應用於生活科技課程,並以國中一年級學生為對象進行為期四週的教學實驗。實驗後得到以下結論(一)根據 PBL 基本運作架構與實施工作要點,所設計的製造科技領域教學活動能真正體現生活科技之特質。(二)將 PBL 教學策略融入國中生活科技課程,能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三)學生對於 PBL 教學策略應用於生活科技課程的學習反應良好。
  • Item
    模板式問題導向網路學習平台之建構與評估
    (2005) 鄭琮生; Tsung-Sheng Che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問體導向學習的相關理論與模式,以及目前網路的互動技術,並依此設計教學活動與網站,實施教學實驗以驗證學習成效,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為了達成研究目的,採用文獻分析與準實驗研究法,先探討相關文獻以建構問題導向網路學習平台,再發展教學活動,經教學實驗後,利用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最後得到以下結論: 一、PBL網路學習教學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二、學生對透過PBL網路學習教學策略進行學習有正向的學習反應。 三、使用PBL網路學習平台其學習成效明顯優於與傳統教室教學。 四、如果將前測成績偏低的學習者分配於同一組,其網路PBL的學習成效較差,符合合作學習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