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1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大專校院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2015) 傅惠筠; Fu, Hui-Yun本研究利用計畫行為理論模式作為理論基礎,透過文獻分析,建立大專校院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模式,探討大專校院學生的利社會行為、知識、價值、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及態度對於節能減碳行為意圖的影響,以及不同性別、年級及學門的大專校院學生,其節能減碳行為意圖的差異。本研究採用自編之「大專校院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問卷」進行施測,共取得有效樣本800份。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模式適配度考驗、複迴歸分析、積差相關、徑路分析、Sobel考驗公式、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進行考驗。 研究結果顯示大專校院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模式整體模型契合度良好,影響大專校院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的因素獲致六點結論:(1)價值、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及態度變項對節能減碳行為意圖有正相關;(2)知覺行為控制對節能減碳行為意圖的影響最大;(3)節能減碳態度扮演著重要的中介角色,維持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並引導節能減碳行為意圖;(4)節能減碳知識之影響效果有限;(5)利社會行為能提升節能減碳的態度,進而加強節能減碳行為意圖;(6)大專校院學生對節能減碳的結果評價越正面,但是個人呈現出對節能減碳主動參與或討論的喜好卻越低。 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專校院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之差異,獲致三點結論:(1)女生在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高於男生;男生在知識及態度高於女生;(2)四年級與二年級學生在知識部分高於三年級學生;四年級學生在知覺行為控制部分高於二年級學生;(3)工程、製造及營造領域以及教育領域在知識部分高於社會科學、商業及法律領域;社會科學、商業及法律領域以及科學領域在價值部分高於工程、製造及營造領域;社會科學、商業及法律領域、科學領域以及教育領域在知覺行為控制部分高於醫藥衛生及社福領域;科學領域在行為意圖部分高於醫藥衛生及社福領域。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論,分別針對教育行政機關提出三點建議,針對學校提出五點建議,針對後續研究者提出五點建議,以作為推動節能減碳教育之參考。Item 網路情境模擬教學對國中生節能減碳知識、態度、行為意向與滿意度之研究(2012) 高偉傑; Kao, Wei-Chieh本研究探討網路情境模擬教學對國中生節能減碳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之影響。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準實驗設計、問卷調查法及訪談研究法。研究對象為桃園縣某國民中學七年級兩個班共58名學生。研究工具為「節能減碳學習測驗」、「節能減碳網路情境模擬教材」及「教材滿意度問卷」。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成對樣本t檢定與共變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網路情境模擬教學能增進學生的節能減碳「知識」,對學生的節能減碳「態度」與「行為意向」皆有正面的影響。 二、節能減碳「知識」前測成績低於70.35分的學生,較適合採用網路情境模擬教學。另外,兩組學生在接受不同教學方式後,對節能減碳的「態度」及「行為意向」的改變無顯著差異。 三、從教材滿意問卷及訪談得知,學生對於使用網路情境模擬教材進行學習之整體滿意度相當高。Item 綠色設計融入製造科技教學之行動研究(2012) 田籃惇; Tien, Lan-Tun本研究旨在發展綠色設計融入製造科技之教學活動,用以了解其對於學生在作品設計與實作的影響。研究目的有三:(1)探討與發展綠色設計融入製造科技教學活動;(2)評估綠色設計教學對學生作品設計的影響;(3)評估綠色設計教學對學生實作作品的影響。採用的研究方法為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學校中接受生活科技課程之學生,兩個班級共85人,進行為期7週共14小時的「綠色設計教學活動」。教學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利用回收之光碟片進行產品的綠色設計,以「綠色設計學習單」與研究者課堂觀察與紀錄作為研究分析用之資料,對學生在設計與實作兩方面與綠色設計符合程度進行整理與分析。 經過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後,得到以下研究發現: 一、 綠色設計概念適合融入製造科技領域,且適用於增進學生對能源與資源的善用與珍惜。其中可融入教學中之綠色設計原則可分為材料選擇、產品功能與加工過程三大項。綠色設計融入製造科技教學適合以多元評量方式評量學生之學習成效。 二、 綠色設計教學活動對學生作品設計時材料選擇方面的「再生及豐富的資源」與「單一材料」等項目之得分上有顯著的成長。 三、 綠色設計教學活動對學生作品設計之產品功能方面,「重複使用與」與「易拆解設計」子項目上之得分有顯著的成長,而「增加產品耐久性」項目上之得分僅略為成長。 四、 綠色設計教學活動對學生作品實作方面在「低耗能」、「減少使用材料」與「表面處理」等子項目上之得分有顯著成長,而「最佳化生產技術」上之得分則略為退步。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 一、 對教師教學的建議:(1)教學內容部分可以善用短片輔助教學;綠色設計原則所提供的例子可更生活化;(2)實作活動部分在材料選擇上可選擇其他材料進行加工,在產品功能上能增加結構與重心內容之教學,在加工過程上教師可設計適合的模具以輔助學生進行精密的加工;(3)教學活動部分可增加同儕互動的機會;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設計與實作。 二、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1)可將其他教學法列為研究變項;(2)從其他科技領域中觀察學生綠色概念;(3)進行行動研究時,教學過程可與同科教師進行協同教學,以增加資料之蒐集。Item 能源國家型人才培育自由導向整合型計畫---觀光旅遊之節能減碳教育研究及推廣(I)(2010-04-30) 程金保; 鄧敦平; 李景峰; 呂有豐; 郭乃文; 王國川隨著生活水準的提昇,觀光旅遊已成為國人生活項目之一,但現代人把都會生活條件的要求延伸到各旅遊地,反而形成另一種高碳耗能的活動。在目前節能減碳思維下,低碳旅遊模式的倡議與相關研究即顯得格外重要。本計畫首先進行基礎的科技研究與資訊統整,考量旅遊行程中的每個環節,包含行程安排、運具選擇、交通工具、住宿設施等,分別探討其可能導入節能減碳之環節,針對國人旅遊選擇決策行為、旅遊活動之能源消耗與碳排放等進行深入探究。同時透過專業的資訊平台呈現,進行數位化教育宣導。目前本年度所達成之績效成果共為九項,分別為資訊平台建置、國人低碳旅遊認知調查、旅遊碳足跡計算機開發、旅遊運具選擇與使用調查、民宿能源使用檢核表開發、民宿能源態度與認知問卷開發、車輛駕駛體驗教具開發、住宿空間節能教具開發、車輛駕駛行為能源態度與認知問卷開發等項目。期望為國內觀光旅遊的節能減碳領域建置完整的宣導模式,並透過生活化的方式灌輸旅遊民眾與觀光產業經營者正確的能源使用觀念與確實可行之節能方法,進而影響旅遊選擇決策以達到實質節能減碳的目標。Item 單一整合型計畫-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元教材發展、教學模組研發及實驗研究( I )(2012-03-31) 張基成; 楊錦心; 朱益賢; 蘇照雅; 張玉山; 林弘昌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元教材發展、教學模組研發及 實驗研究 本研究為三年期計畫,目的為(1)建置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網站 與進行使用性(usability)評估(第一年)。(2)發展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 元教材與進行使用性(usability)評估(第一年)。(3)研發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 多元教學模組(包含教材組合、教學策略發展、教學活動設計等)與進行評估(第二年)。 (4)探討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對學生學習之影響(第三年)。第一年建置 網站平台發展數位教材,第二年研發數教學模組。第三年進行教學實驗,評估學生學習 表現,包括節能減碳態度、節能減碳概念、節能減碳知識與信念、科技創造力、思考能 力、問題解決能力、專注力、學習興趣與動機。Item 單一整合型計畫-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元教材發展、教學模組研發及實驗研究( I )(2012-03-31) 張基成; 楊錦心; 朱益賢; 蘇照雅; 張玉山; 林弘昌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元教材發展、教學模組研發及 實驗研究 本研究為三年期計畫,目的為(1)建置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網站 與進行使用性(usability)評估(第一年)。(2)發展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 元教材與進行使用性(usability)評估(第一年)。(3)研發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 多元教學模組(包含教材組合、教學策略發展、教學活動設計等)與進行評估(第二年)。 (4)探討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對學生學習之影響(第三年)。第一年建置 網站平台發展數位教材,第二年研發數教學模組。第三年進行教學實驗,評估學生學習 表現,包括節能減碳態度、節能減碳概念、節能減碳知識與信念、科技創造力、思考能 力、問題解決能力、專注力、學習興趣與動機。Item 節能減碳之TRIZ設計教學活動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2010-04-01) 張玉山; 林建志Item 單一整合型計畫-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元教材發展、教學模組研發及實驗研究( I )(2012-03-31) 張基成; 楊錦心; 朱益賢; 蘇照雅; 張玉山; 林弘昌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元教材發展、教學模組研發及 實驗研究 本研究為三年期計畫,目的為(1)建置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網站 與進行使用性(usability)評估(第一年)。(2)發展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 元教材與進行使用性(usability)評估(第一年)。(3)研發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 多元教學模組(包含教材組合、教學策略發展、教學活動設計等)與進行評估(第二年)。 (4)探討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對學生學習之影響(第三年)。第一年建置 網站平台發展數位教材,第二年研發數教學模組。第三年進行教學實驗,評估學生學習 表現,包括節能減碳態度、節能減碳概念、節能減碳知識與信念、科技創造力、思考能 力、問題解決能力、專注力、學習興趣與動機。Item (生活中的科學)我們只有一個地球---2009節能減碳科技體驗營(2009-10-31) 林弘昌; 林政宏地球的天然資源有限,長久以來人們為了獲取能源而燃燒化石燃料,過程中所排放 的溫室氣體形成了所謂的「溫室效應」,使得地球表面的溫度日益升高,對於氣候的影 響甚鉅。因此,世界各國紛紛採取各項行動以及簽訂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或公約, 以期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進而降低全球氣候變遷之威脅。為了珍惜地球有限的天然資 源以及減緩全球暖化的趨勢,實在有必要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節約能源的觀念及作法。 本計畫參考了教育部六大科學教育學習網的內容,擷取其中與節能減碳相關之科技 知識,並進一步著手規劃營隊的形式與活動內容。目前所規畫的主要學習活動包括了專 題講座、線上學習、DIY 動手做活動、闖關活動以及競賽活動等。希望透過本活動之進 行,引導學生省思科技對於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學習節能減碳的相關知識和實際的作 法,以落實節約能源、愛惜地球資源的目標。Item 能源國家型人才培育自由導向整合型計畫---建構節能減碳實作體驗課程計畫(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9-07-31) 徐昊杲; 馮丹白; 林炎旦本研究計畫旨在透過非制式教育的方式,配合計畫所建構之節能減碳實作體 驗課程教材、可操作式再生能源教學教具/實驗模組以及能源教育數位資源平台, 藉由師資培訓營與學生體驗營,進行教學,以提高大專院校學生與國小學生之節 能減碳素養,並建立能源相關基礎概念與能源科技知識。因此,本研究欲達成之 目標如下: 1. 編製節能減碳實作體驗課程教材。 2. 開發可操作式再生能源教學教具/實驗模組。 3. 建置能源教育數位資源平台。 4. 培訓大專院校學生成為能源種子教師。 5. 推廣節能減碳實作體驗課程,達成國小學生能源素養的提升。 為達成研究目的並增進對研究主題的認識,本研究先針對能源教育相關研究 等文獻加以探討,具體瞭解其內涵,以作為發展節能減碳實作體驗課程指標與學 習概念圖的基礎,繼而發展節能減碳實作體驗課程教材、可操作式再生能源教學 教具/實驗模組以及能源教育數位資源平台,藉由師資培訓營與學生體驗營進行節 能減碳之推廣課程,並利用問卷調查法檢視課程之成果。本研究預期在三年內完 成,依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與結論,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