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2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STEM導向特定工程設計課程發展之研究(2022) 趙語涵; Chao, Yu-Han本研究旨在開發一種以傳統課程內容為基礎融入STEM科際整合課程以利更符合主題需求,透過此方式在不同工程領域類別所設計出的「STEM導向特定工程設計流程」來強化學生的工程能力及科技素養,也藉由這樣的發展來定義出更符合設計主題的工程設計流程教學。以往的傳統科技教育是以技術相關的知識爲主要內容,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使用具體且特定的材料進行動手實作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及解決問題之能力,而近年來科技教育開始以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知識整合之工程設計課程為導向,運用不同種材料來動手實作,其中強調解決問題並且注重預測分析以及最佳化的過程。目前大多數的STEM工程設計課程都是採用一般通則性的工程設計流程,但其實在不同的工程領域之設計流程和實作都是存在差異的。本研究以臺北市某高中十年級三個班的學生爲研究對象,將學生們分為三組,以傳統手作木哨課程、一般工程設計流程以及STEM導向之特定工程設計來進行,課程完成後在創意思考方面以產品創意分析矩陣對學生的設計作品進行評價,並採用原案分析法對學生在設計過程對於整個工程設計流程的認知行分析,以比較三種不同方式在工程設計流程的運用及認知上的差異、創意表現之優異。本研究結果發現:(1)一般工程設計流程以及特定工程設計流程在STEM知識是優於傳統手作木哨課程的。(2)特定工程設計流程讓學生了解何謂工程設計流程上是優於傳統手作木哨課程及一般工程設計流程的。(3)特定工程設計流程課程的受測高中生所表現的創意展現是優於一般工程設計組的學生。鑒於上述結果,在生活科技教育課程當中利用特定工程設計流程進行課程更能使得學生提升STEM相關知能及創造力,並能更加瞭解工程設計之流程,並期望透過此方式能發展出未來高中加深加廣之工程設計課程之參考。Item 韓國高中科技教育的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2021-06-??) Yubin Lee, Hyuksoo Kwon在南韓,科技教育是全國國定課程的科目之一。然而,高中科技教育仍然面臨了一些挑戰。韓國科技教育社群將克服這些挑戰列為優先事項。本研究的目標是檢視南韓高中科技教育的變遷。為達成此目標,本研究使用了韓國政府的「學校資訊系統」,並分析了忠清南道地區所有學校的課程文件。本研究蒐集並分析了2018至2020年的數據,用以了解高中科技教育的變遷。研究發現:(一)「科技與家政」科在共同選修科中佔比逐年減少;(二)職業選修科中,與科技教育有關的科目為「工程學入門」和「智慧財產入門」;這些科目大多在高中最後一年的專業課程中教授;高中科技教育在共同選修科中地位下降的趨勢相當明顯。韓國科技教育的專家應著力研究以提升高中科技教育在共同選修科中的佔比。此外,新設立的職業選修科有助於提升大家對高中科技教育的重視。未來的研究可進一步探究其他高中科技教育的傑出實例,並與其他科技教師分享。Item 我國高職車輛與環保課程內涵之建構(2002) 程榮凱本研究之目的在發展我國高職「車輛與環保」課程之內涵綱要,本研 究以修正型德懷術作為主要研究法,修正型德懷術和完整型德懷術在實施 過程(實施回和數和專家的選擇)及目的(預測未來,達成最後共識)上 是相同的。本研究共有32 位專家參與,共計實施一回合的專家會議和三 回合的德懷術問卷調查。首先,專家會議中依據布魯姆(Bloom)的教育目標 分類架構歸納出9 項教學單元和36 項教學細項作為德懷術問卷草案。接 著利用實施三回合的德懷術問卷過程以達到共識,每一回合計算標準差用 以表示離散程度;計算眾數和平均數了解專家意見集中趨勢。 依據研究結論發現獲得以下結論: 一、我國高職「車輛與環保」課程內涵架構分成:(1)教學目標、(2) 課程規劃綱要和(3)教學單元和教學細項。 二、依據各題項最後平均數分數介於2.400∼2.499 共有40 項,佔所有題 項的90.91﹪。雖然尚有其他四項被歸納為「重要程度」,整體說來, 可以說明本研究所爐列的各項教學細項都是必須且重要的。 三、依據依據研究發現最重要的前十項教學細項為: 1、認識3R 2、認識汽車排放廢氣之來源與種類 3、汽車廢油來源與類別 4、汽車維修廠廢棄物處理與回收 5、回收冷媒與使用 6、認識替代能源車輛 7、空氣污染的來源 8、汽車廢棄物來源與類別 9、認識汽車可資源回收之零組件 10、環境保護的意義與重要性 四、依據獨立性t 考驗結果發現,教師和非教師在八項教學單元中的題項 表現無顯著差異存在。Item 我國高職室內空間設計科現況與改進之探討(2003) 吳宗鴻; Wu Tsung Hung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我國高職室內空間設計科現況,有關師資、設備、課程及學生進路等問題,擬透過相關文獻之探討及學校教師問卷調查,就前述問題之研究目的為: 一、分析我國高職室內空間設計科目前面臨之問題與瓶頸。 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作為我國高職室內空間設計科現況改進之參考。 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專家訪談及問卷調查法,彙整學校教師對高職室內空間設計科現況與改進之意見,經統計分析,所獲得的結論為: 一、我國高職室內空間設計科現況問題包含「師資」、「課程」、「設備」、「學生進路」等四大問題。 二、不同年齡層的教師對學生進路問題意見反應不一致,有明顯差異。 三、不同學歷層的教師對課程問題意見反應不一致,有明顯差異。 四、不同任教地區的教師對師資問題、課程問題意見反應不一致,有明顯差異。 五、不同畢業系別的教師對師資問題、設備問題及學生進路問題意見反應不一致,有明顯差異。Item 國中教師對生活科技課程的看法之調查研究—以台北市國中為例(2006) 林敏芳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學教師對「生活科技」的課程定位、課程目標以及課程內容、教學取向等的看法,主要是以台北市國中教師為母群體,採比例分層隨機抽樣方式進行調查研究。本研究共發出590份問卷,回收401份,有效問卷則有361份。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建構「國中教師對生活科技課程的看法之調查問卷」,並經由專家審查及預試來建立問卷的效度與信度,而後,進行問卷調查法來探討國中教師對生活科技課程的看法及其差異。問卷回收後,以次數分配、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Tukey method及卡方考驗等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最後得到以下結論: 一、生活科技教師對生活科技課程的看法有高度認同,自然科教師與其他領域教師的看法也有相當高程度的認同,但自然科教師的認同程度明顯低於生活科技教師。 二、國中教師對生活科技課程的整體看法會因年齡不同或專業領域不同而有差異,其中50歲以下的同意程度顯著高於51歲以上者;而生活科技教師的同意程度顯著高於自然科教師與其他領域教師。 三、國中教師對生活科技「課程定位」構面的看法會因性別、年齡或專業領域的不同而有差異,其中女性的同意程度顯著高於男性;50歲以下的同意程度顯著高於51歲以上者;而生活科技教師的同意程度則顯著高於自然科教師。 四、國中教師對生活科技「課程目標」構面的看法會因年齡或專業領域不同而有差異,其中50歲以下的同意程度顯著高於51歲以上者,而生活科技教師的同意程度則顯著高於自然科教師。 五、國中教師對生活科技課程「教學取向」構面的看法會因年齡或最高學歷不同而有差異,其中30歲以下的同意程度顯著高於51歲以上者;而最高學歷為大學(已適度歸併)的教師的同意程度顯著高於最高學歷為四十學分班的教師。Item 客觀性結構式臨床測驗(OSCE)應用於護理系課程之成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15-08-??) 王秀禾; 孫嘉玲; 陳美慧; 洪兆嘉; 周培萱; 賴玉敏; 林育興; 陳櫂豐; Hsiu-Ho Wang, Jia-Ling Sun, Mei-Hui Chen, Chao-Chia Hung, Pei-Hsuan Chou, Yu-Ming Lai, Yu-Hsing Lin, Zhao-Feng Chen近10 年來客觀性結構式臨床測驗已成為全球各地醫護教育訓練的一部份。目前臺灣的OSCE 應用仍以醫學教育為主,而臺灣護理教育擬將OSCE 列入未來護理師考試之一部分。本研究之目的為發展一個客觀性結構式臨床測驗(OSCE)課程於大學護理系,並探討其課程實施成效。課程發展過程採專家建議之步驟,進行OSCE 課程規劃、OSCE 課程準備,透過焦點團體方式發展護理系OSCE 藍圖及討論OSCE 教案內容,OSCE 教案採專家內容效度審查。研究結果發展出OSCE 藍圖、OSCE 六個課程、OSCE 教案之標準病人影片、考官訓練及標準病人訓練等;並進行OSCE 考試,在胰島素注射及注射前後評估與衛教,課程整體滿意度總平均為3.54,學生考試平均分數為85 分;產後評估及尖峰呼氣流速計的使用課程整體滿意度總平均為4.25,產後評估學生考試平均分數為92 分,尖峰呼氣流速計平均分數為90 分。本研究結果可作為各校護理科系發展與推動OSCE 之參考。Item 客觀性結構式臨床測驗(OSCE)應用於護理系課程之成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15-08-??) 王秀禾; 孫嘉玲; 陳美慧; 洪兆嘉; 周培萱; 賴玉敏; 林育興; 陳櫂豐; Hsiu-Ho Wang, Jia-Ling Sun, Mei-Hui Chen, Chao-Chia Hung, Pei-Hsuan Chou, Yu-Ming Lai, Yu-Hsing Lin, Zhao-Feng Chen近10 年來客觀性結構式臨床測驗已成為全球各地醫護教育訓練的一部份。目前臺灣的OSCE 應用仍以醫學教育為主,而臺灣護理教育擬將OSCE 列入未來護理師考試之一部分。本研究之目的為發展一個客觀性結構式臨床測驗(OSCE)課程於大學護理系,並探討其課程實施成效。課程發展過程採專家建議之步驟,進行OSCE 課程規劃、OSCE 課程準備,透過焦點團體方式發展護理系OSCE 藍圖及討論OSCE 教案內容,OSCE 教案採專家內容效度審查。研究結果發展出OSCE 藍圖、OSCE 六個課程、OSCE 教案之標準病人影片、考官訓練及標準病人訓練等;並進行OSCE 考試,在胰島素注射及注射前後評估與衛教,課程整體滿意度總平均為3.54,學生考試平均分數為85 分;產後評估及尖峰呼氣流速計的使用課程整體滿意度總平均為4.25,產後評估學生考試平均分數為92 分,尖峰呼氣流速計平均分數為90 分。本研究結果可作為各校護理科系發展與推動OSCE 之參考。Item 教師在課程轉變當中的角色扮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988-06-01) Laparte, James E.; 吳祖銘Item 「我國當前高職、專科、技術學院課程與教材改革報告書」之討論(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1995-11-01) 余鑑Item 我國啟聰學校職業選修課程之改進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981-02-01) 余鑑
- «
- 1 (current)
- 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