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網點位移加密技術運用於個性化郵票之顏色置換
    (2022) 吳慈祚; WU, Tzu-Zuo
    先前學者將個人化郵票結合網點位移藏密技術加入流水號,以肉眼無法直接察覺其藏密效果,需覆上柱狀透鏡方可解讀。惟其選定的藏密區域顏色範圍,是否為較優選擇,且藏、解密效果僅依靠人眼及覆上柱狀透鏡實際觀看,尚未建立評估模式,值得進一步研究。本研究延伸探討上述個人化郵票結合網點位移藏密技術,在RGB色彩空間,以每隔51階間隔,共216顏色取樣,將隱藏訊息置換洋紅版的內容,組成加密圖像輸出郵票,以目測、光柵及數位程式進行評估驗證,得出網點位移藏密最佳使用色彩範圍,同時比較先前學者所使用顏色與本研究216色藏密及解密效果差異,以得出藏、解密最優的顏色範圍,而本實驗證實最優加、解密的顏色範圍為中間調。關鍵字:網點位移、數位半色調、資料隱藏
  • Item
    紅外線浮水印應用於音樂節目單之音訊互動研究
    (2010) 梁鳳儒; FengJu, Liang
    本研究目的是設計具有資料隱藏功能的音訊互動節目單,於可見光下目視為音樂會節目單外,並在紅外線偵測下,透過攝影機讀取節目單上之隱藏二維條碼浮水印,聽到音樂會曲目中具有代表性的音符,讓觀眾藉著翻閱節目單以產生互動。研究方法是將音訊編碼成二維條碼(2D barcode),並利用紅外線浮水印技術將二維條碼隱藏。紅外線浮水印是由數位半色調技術所設計,其半色調網點以調幅網點(AM)與調頻網點(FM)所組成的。藉由紅外光對不同色墨之穿透性差異,以紅外線攝影裝置抽取浮水印,經影像處理後解密產生音訊,以驗證加密效果。研究結果顯示此互動系統,在紅外線偵測音樂節目單時,可成功地辨認二維條碼並同時發出音訊;本研究製作出兼具可正常閱讀並產生音訊互動的音樂會節目單,未來可以應用在各種音樂會,讓觀眾不只能從節目單得到展演資訊,並可藉由互動聽到該音樂會的部份音訊內容,讓觀眾回味無窮,賦予節目單新的意義。此音訊互動系統可擴展應用在紙張播放聲音,並對於互動藝術、數位學習、遊戲研發與防偽技術有許多潛在的應用前景。
  • Item
    創新數位點矩陣全像片資料隱藏技術
    (2006) 王威強; Wei-Chiang, Wang
    本研究目的為提出一個創新的數位點矩陣全像片資料隱藏的方法,利用誤差擴散的數位過網技術和擬似隨機亂數(pseudo random number)的方式決定資料隱藏的位置,在影像區域中隱藏資料並過網產生六種不同的顏色,而編碼的過程利用BCH (Bose-Chadhuri-Hocquenghem)錯誤校正碼(Error Correction Code)針對兩階浮水印影像進行容錯編碼,使嵌入的浮水印資訊具有錯誤校正的能力,而輸出後的全像片以幾何轉換方式針對影像進行定位並擷取隱藏的資訊。實驗證明,本研究能有效的嵌入兩階浮水印於全像影像中並抵抗隨機雜訊的攻擊,而資料隱藏實際輸出的全像片具有全彩、變圖和景深的效果可達到多重防偽的功能。
  • Item
    防偽點矩陣全像片色彩顯示與動畫設計之研究
    (2007) 陳詩涵
    由於全像科技與數位資訊科技的進步,以往在平面上表現立體影像的全像術,得以用數位化點矩陣的方式更準確地表現全像影像,並製作出更多不同效果的全像片。而本研究的目的是將數位化點矩陣全像片的技術結合藝術創作與顯示科技,製作出具有動畫效果的彩色全像片,可不需顯示器及電源,即直接在平面載體上顯示動畫,並利用全像片的特性表現出特殊的視覺效果來達到防偽之功能。另外,以色彩學原理對全像片之色彩顯示作預覽模擬,除可瞭解點矩陣全像片之色彩變化外,並有助於全像片之設計。最後並結合數位半色調之資料隱藏技術,以達點矩陣全像片多重防偽之加值與應用。
  • Item
    印刷影像於多重色版加密之浮水印技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報編審委員會, 2004-12-01) 李俊逸; 周遵儒; 王希俊; Jiun-Yi Li; Tzren-Ru Chou; Hsi-Chun Wang
    本研究針對印刷影像的特性,提出一個新的數位浮水印加密技術,簡稱為多重色版浮水印技術(Multi-channel Watermarking Technique, MCWT)。MCWT可以將圖樣或文字隱藏在印刷影像的多重色版中,並且實際輸出到紙張上。解密時只需使用設計過的光柵透鏡便可直接觀察到所隱藏的資訊,不用經過複雜的計算。實驗結果顯示在青色及洋紅色版中15至30百分比網點面積為最佳的加密條件,同時依相對應的網屏角度來調整網點位置可以獲得較良好的解密效果。
  • Item
    以紅外線浮水印設計具AR影像顯示及音訊播放功能之互動式紙張載體
    (2011-07-31) 王希俊; 劉祥麟
    本研究利用紅外線浮水印技術,將資訊隱藏在實體紙張載體,在一般光源下,仍為可 供閱讀之正常書本,但以具偵測紅外線訊號的攝影機擷取其中之隱藏資訊,可利用擴 增實境(AR)的方式顯示互動之虛擬物件及與使用者互動發出音訊,以增強傳統書本無 法表達之3D 影像顯示及聲音播放。紅外線浮水印應用四色墨水在光譜頻率的光學特 性,以調幅及調頻混合網點加密技術,將資訊藏入紙張載體,在不同的光譜區段,呈 現不同的影像。本研究成果,將可大幅增進現有書本資訊的擴充能力,成為3D 顯示與 音訊播放的多媒體界面,為書本提供一個較佳的影音互動模式,且仍完全符合人類傳 統閱讀習慣的影像顯示裝置。
  • Item
    印刷影像於多重色版加密之浮水印技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報編審委員會, 2004-12-01) 李俊逸; 周遵儒; 王希俊
    本研究針對印刷影像的特性,提出一個新的數位浮水印加密技術,簡稱為多重色版浮水印技術(Multi-channel Watermarking Technique, MCWT)。MCWT可以將圖樣或文字隱藏在印刷影像的多重色版中,並且實際輸出到紙張上。解密時只需使用設計過的光柵透鏡便可直接觀察到所隱藏的資訊,不用經過複雜的計算。實驗結果顯示在青色及洋紅色版中15至30百分比網點面積為最佳的加密條件,同時依相對應的網屏角度來調整網點位置可以獲得較良好的解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