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基於可變空間規畫之半導體封測產能重新配置
    (2022) 陳韋廷; Chen, Wei-Ting
    過去幾年來,由於各種新興資通訊產品(如第五代行動通訊、高效能運算等技術)穩步發展,半導體測試之需求不斷將會再提昇。廠商於追求營收與獲利成長的同時,必須考量,如何求公司內部生產設施與外包廠商產能之最適規劃,以兼顧測試品質,並且可避免產能擴充過於快速,於景氣衰退時面臨利用率過低的問題。過去,多有學者導入新型規劃法(De novo Programming),求廠內與外包廠商產能配置之最佳化,唯新型規劃法所求解與渴望水準(Aspired Level) 仍有所差距,並非實際可達之最佳化。因此,本研究導入可變空間規劃法(Changeable Space Programming),發展測試廠渴望產能之規劃模型。本研究將以某封測廠產能規劃之案例,實證分析模型之可行性。依據實證研究,可變空間規劃確實較新型與線性規劃法所得之結果為佳。發展完善之架構,將可用於將任何工廠之設備配置最適化。
  • Item
    基於可變空間規劃法之發動機零件庫存最佳化
    (2019) 陸冠穎; Lu, Kuan-Yin
    近年來,由於民用航空業蓬勃發展,全球主要航空業者紛紛購買更多的客機,以因應越來越多的運輸需求。由於民航機之數量日增,發動機維修需求也快速成長,維修廠也必須擁有合理的零件庫存,以滿足飛機修護需求。雖然有許多學者已經探討過如何將庫存最佳化,但鮮少有學者探討,如何於導入外部資源,打破傳統柏拉圖前緣(Pareto Frontier)之限制,將庫存、利潤以及人力成本推向渴望水準(Aspired Level)。為達此目標,本研究將導入可變空間理論,透過增加預算、改善目標參數與提昇生產效率三種方式,推導渴望水準。本研究以全球主要飛機發動機修護公司之個案為例,實證本分析模式之可行性。分析之結果,除可供該公司將庫存水準最佳化之用。成功驗證的模型,亦可作為其他產業庫存最佳化之用。
  • Item
    以新型及可變空間規劃法求工業電腦綠色供應鏈之渴望解
    (2018) 許銘宏; Shiu, Ming-Hung
    隨著電子科技的進步及產業快速的發展及變化,人們對於科技產品的依賴也相對增加,近幾年來因工業高度發展下對於地球所相對的氣候異常、環境的破壞、對人類生存環境已達嚴重影響的程度;而對於在生產中所產生有害物質已造成環境所造成嚴重的汙染,人們也對於環保意識越來越重視,導入綠色材料及綠色供應鏈已變成目前電子產業勢在必行的趨勢。 綠色材料及綠色供應鏈在導入電子產業時,採購在對於供應鏈管理對整個綠色材料及供應鏈的環境管理績效影響甚鉅,採購部門對供應鏈材料及逆物流綠色標準和指標的要求,有助於促進逆物材料供應鏈的積極研發和應用綠色技術、採用環保節能工藝、創造安全無毒的工作場所,進而提升供應商的環保意識、提高環境管理、改善環境水準。由於傳統材料的價格,因為不需要考量生命週期與對社會環境影響的成本,所以成本比綠色材料還低,但綠色材料的應用除了成本提升外,生產時所產生的不良率也會增加及逆物流材料成本較高,尤其在工業電子產業中其特性為客製化多樣少量化的產品,企業如何能在多樣少量的產業特性中使產能同時兼顧產能及利潤,使其得到生產效率及利潤最佳化並在導入整個綠色供應鏈中達成事半功倍的目的。 本研究先運用傳統線性規劃法求工業電腦產業綠色材料在達到產能及利潤之理想解後,再利用可變空間規劃法突破柏拉圖前緣之限制,進而得到產能及利潤渴望解。對於本研究的結果在將來可作為工業電腦在綠色供應鏈中產能及利潤規劃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