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使用文字探勘與結構方程模型推衍影響消費者接受共享汽車之關鍵因素(2022) 蕭佳慧; Hsiao, Chia-Hui近年來,由於全球化的趨勢與資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衍生許多新興商業模式,「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為此大勢之下,由顛覆性創新所催化的新市場。共享經濟強調以提高效率與可持續性的方式,分享使用效率欠佳的資產,帶來新的商機。隨著共享經濟逐漸被人們接受,共享汽車也成為人們出行的新選項。惟目前共享汽車於亞洲新興經濟體之滲透率仍低,了解影響消費者接受共享汽車的要素行為成為極重要之因素。隨著社群媒體的發展,多數消費者習慣經由社群媒體發表對產品的評論或服務的體驗結果,因此,行銷人員與學者開始探勘社群網站,瞭解消費行為。惟少有研究探勘社群網站,並瞭解影響消費者接受共享汽車之因素。因此,本研究以台灣主要社群媒體ptt.com為資料來源,探勘與共享汽車相關的貼文,並分析消費行為。首先,本研究選取關鍵詞,並利用主題分析擷取主題,並將之歸入整合科技接受模型(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之各構面,接著導入偏最小平方結構方程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PLS-SEM),來驗證理論模型。研究結果指出,績效預期、社會影響、努力預期對於消費者選擇共享汽車的使用意圖為顯著關聯,而促進條件也影響消費者的選擇。此結果,可供共享汽車相關產業作為商業策略制訂或重新設計服務之依據,亦可為其他共享服務業者設計服務、訂定策略之用。Item 以文字探勘與偏最小平方法結構方程推衍影響消費者接受汽車自動駕駛系統之關鍵要素(2021) 梁秉宏; LIANG, Ping-Hung現在的車輛已開始將自動駕駛系統(Automated Driving Systems, ADS)的相關功能加進汽車安全輔助系統功能中,為車輛駕駛人及其他用路人創造出更安全且便利的道路生活環境。自動駕駛系統以機器分析判斷,可協助車輛避免危害,以及處理駕駛人所無法顧及突發狀況,甚至自動駕駛系統能直接介入人員駕駛中的車輛,進行控制,來防止意外發生。現階段自動駕駛系統仍處於發展萌芽期,仍有賴更多的創新研發技術來提升自動駕駛車輛的完整性,最終勢將發展成為無需人類駕駛之運載工具,所以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系統車輛之信賴程度,將影響未來自駕車之研究與發展。為廣範擷取感受自動駕駛車輛的相關數據,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的方式從母體進行分析,對於次世代自動駕駛系統之開發,至關重要,但少有學者從事相關研究。為跨越此研究缺口,本研究擬導入文字探勘,由社群網路挖掘特定議題或產品、功能或服務之使用者意見,挖掘大眾對目標議題之認知及經驗,然後將這些資訊彙整後摘整,轉換成結構化資訊,進行分析。因此,本研究擬探勘社群網站,搭配與自動駕駛系統技術有關之關鍵字,進行資料採集、擷取特徵,並利用「隱含Dirichlet配置模型(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LDA)」建立文件主題模型,將主題歸入整合科技接受模型理論之構面後,作為理論架構,並發展對應之假設。最後導入偏最小平方法結構方程模型式(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PLS-SEM)驗證之。本研究將以探勘臺灣社群媒體網站之結果,驗證分析架構之可行性,所得消費者選擇使用自動駕駛系統車輛的行為意圖,包括希望帶來更好的正面效果,使車輛更容易操控,以及發展對內嵌自動駕駛系統之車輛有利的駕駛環境,將正向影響消費者的實際使用行為。研究結論可作為發展內嵌自動駕駛系統車輛設計開發及訂定行銷策略之參據,驗證完善之分析架構,也可以作為擷取影響接受其他突破性或漸進式創新關鍵要素之用。Item 中學教師實施機器人教學的影響因素之研究(2020) 古芷蓉; Ku, Chih-Jung隨著跨領域學習和科技工具融入教學的趨勢,機器人教學也成為各領域探討的主題。本研究透過延伸計畫行為理論模式,發展中學教師機器人教學行為意向之量表,並以此量表探究中學教師實施機器人教學的影響因素。調查方法採線上問卷填答方式,正式施測之研究對象包含53位具有機器人教學經驗之現職中學教師。利用偏最小平方法結構方程模型進行資料分析,驗證量表之信、效度,以及因素間的影響程度,提出中學教師實施機器人教學的行為模式。研究結果顯示:(1)價值認定、主觀規範、以及知覺行為控制會影響行為意向;(2)態度對行為意向並沒有明顯的影響力;(3)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向皆會影響實際教學行為;(4)態度、知覺行為控制、以及行為意向分別受到價值認定的影響。此外,依據研究結果與發現於研究最後針對機器人教學實施層面及研究層面提出未來建議。Item 以混合式多準則決策分析模式與結構方程模型探討半導體公司智慧資本對於提升組織績效之影響(2019) 李馨月; Li, Hsin-Yueh智慧財產權為知識經濟最重要之生產要素,對高科技產業而言,其重要性更是不可言喻。全球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成為促成主要工業國家與台灣、韓國等亞洲新興經濟體發展之主要動能。過去,雖然有部份學者嘗試探討智慧資本對於組織績效之影響,唯少有學者由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的角度,訂定理論模式,分析相關議題。因此,本研究擬導入基於網路決策實驗室分析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之分析網路流程(DEMATEL based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DANP),整合修正式VIKOR法(D-DANP-mV,DEMATEL-based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with modified VIKOR model),建構影響關係圖,除了由智財權角度,評估廠商之營運績效外,並進而以偏最小平方法之結構方程模式驗證影響關係圖之顯著性。本研究將以我國半導體業公開發行廠商為對象,敬邀國內專家學者實證本分析架構之可行性。分析結果表明,經由專家意見透過決策實驗室分析法歸納出智慧資本裡的人力資本因素對於組織績效的影響程度較大;進而透過結構方程模型驗證假說來驗証半導體產業中的智慧資本之人力資本因素與關係資本因素相關連性較甚為緊密。本研究實驗結果得知在半導體產業中智慧資本的人力資本因素,組織的員工知識、內部教育訓練等能有效提升組織的績效。其所定義之理論架構與分析模式除可做為企業訂定營運策略或投資之依據之外,亦可作為未來分析其他科技業智財權對營運績效影響與改善之用。Item 以技術接受模式與創新擴散理論探討影響區塊鏈技術接受與擴散之因素(2019) 謝怡悅; Hsieh, Yi-Yueh區塊鏈(Blockchain)是金融科技的關鍵技術,以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的交易機制為基礎,具有一致(Consensus)、來源可溯(Provenance)、不可更改(Immutability)與永久保存(Finality)等特質,為信賴度極高的金融技術。因此,區塊鏈徹底顛覆傳統銀行所使用於支付清算和信用管理的基礎資訊技術。雖然,區塊鏈之新興應用日增,唯傳統銀行對區塊鏈技術仍處於探索階段,亦少有業者或學者、專家研究影響區塊鏈技術接受與擴散之關鍵要素。為解決此影響未來金融界發展之議題,加速傳統銀行接受區塊鏈,並且普及此技術,本研究擬結合科技接受模式(TAM)、創新擴散理論(IDT)及整合科技接受模型(UTAUT),定義研究模型,探討影響金融業使用導入並普及區塊鏈之關鍵要素。本研究擬邀集專家,導入基於網決策實驗室分析法 (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 之分析網路流程 (DEMATE based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DANP),推衍關鍵要素,建構影響關係圖,並定義加速技術擴散與接受之策略,並進而邀請銀行從業人員,以偏最小平方法之結構方程模式(Partial Least Squar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技術驗證影響關係之顯著性。本研究將以我國銀行產業實證分析模式之可行性,透過決策實驗室分析法了解,易於使用為影響採用區塊練行為意圖之最重要因素;而透過結構方程模型得知,與銀行業人員使用並接受區塊鏈科技關聯度最高之因素為努力期望,而採用區塊鏈所產生的風險,與其採用區塊鏈技術的行為意圖為負相關。研究結果將可作為定義促成銀行業導入並擴散區塊鏈技術資訊策略之用,所定義之分析模式亦可作為分析各新興科技技術接受與擴散關鍵成功要素與策略之用。Item 影響借款人使用P2P 網路借貸之因素分析(2017) 董蕊綺; Tung, Jui-Chi所謂的P2P是個人對個人的網絡借貸,其類似於傳統的消費貸款融資模式。借貸平台透過互聯網提供媒合借款人與貸款人,完成借貸需求。像這樣的創新貸款模式非常受借款人歡迎。在大多數情況下,借款人可以得到低貸款利率、使用簡易申請流程及快速得知貸款結果。鑑於P2P網貸市場的蓬勃發展,了解P2P網貸平台中借款人的初始借款意圖亟為重要,唯相關研究甚少。過去,雖然有少數學者研究影響P2P貸款人投資意圖的因素,但少有研究從借款人的角度,探討影響網路借貸意願的因素。為了要探討影響網路借款意願的各種因素,本研究擬整合感知風險、感知利益、科技接受模型(TAM)以及計劃行為理論(TPB),提出一個整合理論架構推導影響使用P2P網貸的借款意圖的因素。本研究將導入修正式德菲法(Modified Delphi) 、決策實驗室分析(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決策實驗室網路流程法(DEMATEL-based Network Process, DNP)及以偏最小平方結構方程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PLS-SEM)檢定前述DEMATEL推導之影響關係之假設顯著。本實證研究的結果,可作為未來發展與改善P2P網貸服務交易機制、訂定服務、擬定行銷策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