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應用專題導向學習在高中生活科技教學之學習成效研究-以水壓式步行器之教學為例
    (2005) 吳俊儀; Chun Yi Wu
    本研究基於合作學習及建構主義的理論基礎來探討專題導向學習在高中生活科技課程,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並且以生活科技課程當中能源與運輸此一類別的活動-水壓式步行器為例。研究者以台北縣某國立高中一年級40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成二十組,進行為期五週的教學活動;資料分析方面,以統計軟體SPSS進行相依樣本t考驗,分析該班學生經過專題導向學習後,在成就測驗與問題解決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並以肯德爾和諧係數分析三位教學對學生作品的評分是否一致;而後,透過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來考驗該班不同生活科技、物理成就的學生在成就測驗與問題解決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研究結果發現,將專題導向學習應用在高中生活科技課程後,40位學生對於這種教學方式的學習滿意度呈正向反應;而學習成效方面:學生經過專題導向學習之後在能源與運輸成就測驗的表現有明顯進步;在問題解決態度問卷的表現亦達到顯著的差異;在實作方面,透過三位教師評分以及學生學習心得、訪談內容三方面綜合分析,大部分學生的作品是有自己的創意注入,而且能夠發揮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 Item
    提昇機器人機電整合實作技術能力研究
    (2010) 洪振綱
    智慧型機器人是一種高度機電整合型的產品,為了能有效提昇學生在機電整合方面知識與實作技術能力,本研究以專題導向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作為基礎,規劃挑戰式(Challenge-Based Learning)的教學策略,藉此提昇學生在機器人機電整合之實作技術能力。 本研究對於實作能力的評估,是採取Simpson技能量表,以檢核表方式來評量技能項目,並規劃了五層專題式的挑戰賽,第一層作一個簡單順序控制,第二層加入感測器碰障與極限開關規劃了迴圈程式,第三層應用非接觸式感測器作避障規劃,第四層使用循跡模式規劃跑道,讓同學來挑戰,第五層對利用PID模式,來學習機器人另一種控制模式,最後以七層面向表呈現彼此差異,另外在教學實驗上則是採取前實驗設計的單組前測-後測設計。 由研究結果發現,經過本研究教學活動的學生在智慧型機器人成就測驗上表現,有明顯進步,然而在比較個別不同學習背景之高中與高職學生前測、後測與實作測驗上並無顯著差異,表示本教學活動在成就測驗與實作測驗上皆適合不同背景體制學生學習,另外在全體學生對於機器人機電系統實作活動學滿意度部分,大部分的學生是滿意這樣的設計,驗證此教學活動方式可以提高學習興趣,且能適切應用所學之相關知識,並驗證此學習活動有助於機電整合實作技術的提昇。
  • Item
    科普活動---保護地球∼Yes, We Can---2011節能減碳科技體驗營
    (2011-07-31) 林弘昌
    地球的天然資源有限,長久以來人們為了獲取能源而燃燒化石燃料,過程中所排放 的溫室氣體形成了所謂的「溫室效應」,使得地球表面的溫度日益升高,對於氣候的影 響甚鉅。因此,世界各國紛紛採取各項行動以及簽訂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或公約, 以期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進而降低全球氣候變遷之威脅。為了珍惜地球有限的天然資 源以及減緩全球暖化的趨勢,實在有必要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節約能源的觀念及作法。 本計畫參考了教育部六大科學教育學習網的內容,擷取其中與節能減碳相關之科技 知識,並進一步著手規劃營隊的形式與活動內容。目前所規畫的主要學習活動包括了專 題講座、線上學習、DIY 動手做活動、競賽活動以及闖關活動等。希望透過本活動之進 行,引導學生省思科技對於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學習節能減碳的相關知識和實際的作 法,以落實節約能源、愛惜地球資源的目標。
  • Item
    單一整合型計畫-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元教材發展、教學模組研發及實驗研究( I )
    (2012-03-31) 張基成; 楊錦心; 朱益賢; 蘇照雅; 張玉山; 林弘昌
    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元教材發展、教學模組研發及 實驗研究 本研究為三年期計畫,目的為(1)建置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網站 與進行使用性(usability)評估(第一年)。(2)發展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 元教材與進行使用性(usability)評估(第一年)。(3)研發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 多元教學模組(包含教材組合、教學策略發展、教學活動設計等)與進行評估(第二年)。 (4)探討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對學生學習之影響(第三年)。第一年建置 網站平台發展數位教材,第二年研發數教學模組。第三年進行教學實驗,評估學生學習 表現,包括節能減碳態度、節能減碳概念、節能減碳知識與信念、科技創造力、思考能 力、問題解決能力、專注力、學習興趣與動機。
  • Item
    單一整合型計畫-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元教材發展、教學模組研發及實驗研究( I )
    (2012-03-31) 張基成; 楊錦心; 朱益賢; 蘇照雅; 張玉山; 林弘昌
    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元教材發展、教學模組研發及 實驗研究 本研究為三年期計畫,目的為(1)建置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網站 與進行使用性(usability)評估(第一年)。(2)發展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 元教材與進行使用性(usability)評估(第一年)。(3)研發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 多元教學模組(包含教材組合、教學策略發展、教學活動設計等)與進行評估(第二年)。 (4)探討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對學生學習之影響(第三年)。第一年建置 網站平台發展數位教材,第二年研發數教學模組。第三年進行教學實驗,評估學生學習 表現,包括節能減碳態度、節能減碳概念、節能減碳知識與信念、科技創造力、思考能 力、問題解決能力、專注力、學習興趣與動機。
  • Item
    單一整合型計畫-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元教材發展、教學模組研發及實驗研究( I )
    (2012-03-31) 張基成; 楊錦心; 朱益賢; 蘇照雅; 張玉山; 林弘昌
    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元教材發展、教學模組研發及 實驗研究 本研究為三年期計畫,目的為(1)建置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網站 與進行使用性(usability)評估(第一年)。(2)發展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多 元教材與進行使用性(usability)評估(第一年)。(3)研發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 多元教學模組(包含教材組合、教學策略發展、教學活動設計等)與進行評估(第二年)。 (4)探討國中生活科技領域節能減碳網路學習對學生學習之影響(第三年)。第一年建置 網站平台發展數位教材,第二年研發數教學模組。第三年進行教學實驗,評估學生學習 表現,包括節能減碳態度、節能減碳概念、節能減碳知識與信念、科技創造力、思考能 力、問題解決能力、專注力、學習興趣與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