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1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ChatGPT 作為工作聯盟:心理賦能與自我效能的增進(2024) 盧美蒨; Lu, Mei-ChianChatGPT是新興的技術與工具,深入或大規模的研究尚稱稀少;相關話題熱度雖居高不下,但多半聚焦於工具性,往往忽略ChatGPT具備深聊能力,是不折不扣的「聊天機器人」。基此,本研究旨在探查ChatGPT對心靈健康的促進潛力,請6位受試者設定長期目標,使用ChatGPT作為任務輔助工具一個月;再透過深度訪談、量表評分及統計檢定討論其在提升心理賦能與自我效能方面扮演的角色。統計檢定顯示,ChatGPT介入後,用戶的心理賦能及自我效能確有顯著提升;比對訪談內容,發現ChatGPT能鼓舞用戶,使其建立信心。搭配專案回報機制,可增加用戶的動力、耐心、自律、執行力、掌控感與後設認知。與ChatGPT的良好對話可緩解負面情緒,提升心理賦能。此外, 心理賦能及自我效能增進效益,受用戶「與ChatGPT的情感連結度」、「認可ChatGPT的能力」及「認真執行計畫」三面向的程度影響。Item 在職進修護理人員的學習壓力對自我效能之影響-以角色衝突為中介變項(2019) 林采怡; LIN, TSAI-YI台灣醫療科技產業的發展與老年長期照護的重視,護理人員在面對臨床實務的科技與醫療技術的結合需不斷的學習跟進。醫院鼓勵優秀護理人員,重返校園進修以提高護理專業科技領域及學習動力,增進醫院推動醫護科技資訊與知識發展。護理人員在職進修與工作二者之間角色衝突,導致身心疲憊影響工作與學習,離職率攀升。鑑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學習壓力、自我效能與角色衝突之關聯性,針對T醫院在職進修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以學習壓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與角色衝突量表為研究問卷工具,並透過問卷調查方式彙集研究相關數據資料。以紙本問卷共發放130份,有效回收問卷119份,有效回收率為92%。資料回收經編號建檔後分別以描述性統計、信效度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線性迴歸分析及中介效果等統計分析,以驗證本研究假設,並獲得以下結論:(1)在職進修護理人員的學習壓力對於角色衝突有正向顯著影響,部份成立;(2)在職進修護理人員的學習壓力對於自我效能有負向顯著影響,部份成立;(3)在職進修護理人員的角色衝突對於自我效能有負向顯著影響;(4)在職進修護理人員的角色衝突對學習壓力和自我效能具有部份中介效果。本研究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提供醫院管理在職進修護理人員時,解決護理人員流失之因應策略,進而鼓勵優秀護理人員進修護理專業學術領域,提升護理照護品質與增進護理人員留任率。Item 以自我效能、學業成就、學習環境對奈米科技概念知識融入電機電子專業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2010) 顏嘉宏由於全球化競爭的壓力,各先進國家莫不競相投入資源於先進科技的開發,而在科技快速變動的時代,奈米科技成為二十一世紀全球最為重視的科技,故本研究探討在專業科目中融入奈米科技概念的同時,其學生本身的自我效能對其學習成效兩者間關聯性,以及學業成就和學習環境這兩者因素是否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效,本研究以高職生電機電子群為研究對象,獲得有效樣本為145筆。根據文獻分析法與問卷調查法,將所填寫自我效能問卷及奈米科技概念知識、態度及行為量表之評測結果,透過量化分析處裡,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1.低自我效能群的學生其測驗成績不能夠完全代表學習的效果之影響致使在奈米科技概念知識的獲取能有效建立。 2.高學業成就的學生對於奈米科技能夠有著高度的行為能力之表現。 3.自我效能高者,則其學業成就則越高;自我效能低者,則其奈米科技概念知識的獲得則越高。 4.學業成就高者,則其認為學習環境越好;學業成就高者,則其對奈米科技的行為表現越好。 5.知識的吸收影響學習態度,知識獲得越高者,其學習態度相對的越高。 6.態度的意願程度影響行為的表現,態度獲得越高者,其行為的表現相對的越高。 依據本研究之分析與歸納討論,建議除了從自我效能、學業成就及學習環境等變項對於奈米科技概念知識、態度及行為有其差異性和相關性,更可從學習風格、學習效率及個人學習特色等納入探討,甚至將不同層級之學生納入研究,以便建構更適合不同層級的學生學習奈米科技知識教學模式之依據。Item 運用臺灣後期中等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分析技術型高中學生課外學習經驗、自我效能對個人軟實力之影響(2018) 簡靖哲; Jian, Jing-Zhe軟實力是學生的重要就業力,為先進國家業界、教育及職業訓練所重視的關鍵能力,近年來國內教育改革也將溝通表達、團隊合作及創新創意等軟實力的培養視為重要的教育目標。本研究旨在探討現今的技術型高中學生課外學習經驗、自我效能對個人軟實力的影響,並以結構方程式模式進行驗證。本研究運用次級資料分析法,以「臺灣後期中等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為研究工具,選取103學年度高二之技術型高中學生為對象進行分析。 研究者從資料庫取得的母群樣本中進行簡單隨機抽樣900人作為本研究樣本,並以變異數同質性檢定及卡方考驗,確定樣本與母群間在重要的背景變項上無顯著差異。研究結論發現:一、技術型高中學生課外學習經驗偏少,對自我效能及個人軟實力的自評程度為中等偏高;二、技術型高中學生課外學習經驗、自我效能與個人軟實力間具有正向影響;三、課外學習經驗會透過自我效能對個人軟實力產生正向影響;四、技術型高中學生課外學習經驗、自我效能與個人軟實力之影響關係模式適配度達到標準。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技術型高中學校、教師、學生及教育行政機關與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自我效能對競賽認知負荷、競賽焦慮與解題策略相關分析 – 以全國技能競賽汽車技術職類為例(2015) 陳德郁; Chen, De-Yu全國技能競賽選手在比賽過程中會受各種心理因素而影響選手的競賽表現,研究者認為競賽認知負荷、英文認知負荷與競賽焦慮是主要形成因素,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究自我效能對於選手競賽認知負荷、英文認知負荷及解題策略影響競賽焦慮及競賽表現相關。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參考江偉豪 (2012) 等人相關問卷後,自編本研究問卷。透過回收的75份有效樣本進行分析與考驗,發現自我效能與競賽認知負荷及英文認知負荷呈現正相關、競賽認知負荷與英文認知負荷呈現正相關,競賽認知負荷與競賽焦慮呈現正相關、英文認知負荷與競賽焦慮呈現正相關、而競賽焦慮與競賽表現呈現正相關。 進一步分析發現解題策略對自我效能與英文認知負荷有顯著差異;本研究透過二因子變異數發現不同區域與晉級與否對解題策略有顯著差異,北中南三區競賽選手在不同區域、不同學年與公私立學校不同對解題策略有顯著差異。Item 冒險教育融入科技教育教學對高中學生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2011) 張智翔; Chih-Hsinng, Chang本研究旨在探究冒險教育融入科技教育教學對高中學生自我效能之影響,其研究範疇包括發展冒險教育融入科技教育教學之實驗教學活動與探究高中學生參與實驗教學活動前與完畢後,在人際、實際操作、解決問題及整體等四項自我效能的反應情形;為達成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準實驗研究法,對臺北市立Z高級中學二年級兩班社會組學生(總計65位學生)進行為期八週共計十六節課的實驗教學,且在實驗教學活動前與結束後,運用「高中學生自我效能分級量表」來蒐集學生的自我效能反應情形,而將所蒐集到的資料施以統計方法分析後,獲致結論有四點: 一、為將冒險教育有效融入科技教育教學中,需涵蓋挑戰(Challenge)、團隊(Teamwork)、自我反思(Reflection)、安全(Safety)及有趣或興趣(For Fun or Interesting)等五項課程元素。 二、為有效將冒險教育融入科技教育教學,須應用多媒體教材,實際建構挑戰情境、活化自我反思時間與教師適時引導教學等四項策略。 三、在科技教育教學中,透過冒險教育的融入能對高中學生人際自我效能產生正向影響。 四、冒險教育融入科技教育教學,對高中學生解決問題自我效能及整體自我效能均有所影響。 而依據上述結論,本研究分別提出三大面向共七點的建議,以供借鏡與參考之用,其內容分點如下: 一、課程設計建議:(1)單元活動可以「相同挑戰情境」為背景,再結合不同科技系統議題來進行課程設計與規劃;(2)實際挑戰情境之塑造,須因應學生第一次或第二次的挑戰結果作難易變化及調整。 二、教學實務建議:(1)可藉由年級活動舉辦或校外競賽參與,以轉化成「帶得走的能力」;(2)課程計畫之執行應依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作彈性調整;(3)教師於學生測試挑戰完畢後,立即實施「範例」教學。 三、後續研究建議:(1)可列增研究對象之組別特性及年級變項進行研究;(2)可將場域性質(學校內的戶外場域或教室內的人為情境)納入研究變項。Item 在部落格合作競爭學習中,學習者學習焦慮、學習動機對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以自我效能為調節變項(2010) 張鴻毅; Chang, Hung-Yi本研究將以教育學觀點切入,希望藉由學習部落格的發展,並輔以合作競爭學習策略,探討學生學習焦慮與學習動機對學習成就的關係為何,再以自我效能的高低,研究是否能調節學習動機對學習成就之影響,並作為日後的教學與未來從事相關研究的參考。此外,為達本研究之目的,以先進行文獻的整理與歸納,瞭解相關學習理論與實際運作情形,作為本研究發展之依據。並使用準實驗研究法與問卷調查法,實施為期八週的教學實驗,藉以論證其學習成就之差異。以下為本研究所獲致的結論,茲分述如下: 1. 學生學習焦慮對學習動機有負向的影響效果。 2. 學生學習動機對學習成就有正向的影響效果。 3. 學生學習焦慮對學習成就有正向的影響效果。 4. 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學習焦慮對學習成就間具有完全中介效果。 5. 自我效能在學習動機對學習成就間無正向調節效果。 6. 部落格合作競爭學習教學策略有助於提升學生學習成就的表現。 7. 不同性別學生學習接受部落格合作競爭學習之教學後其學習成就並無差異。Item 大專校院學生數位出版專業實務能力自我效能量表建構之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學會, 2011-03-01) 廖信; 葉振璧; 林宜萱本研究旨在建構數位出版專業實務能力自我效能量表,以瞭解大專校院學生之數位出版專業實務能力自我效能。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及專家效度來發展量表內容;數位出版專業實務能力自我效能量表以大專校院學生為研究對象,量表記分方式採用李克特五點量表,共計22題項。研究結果不僅能評量學生在數位出版領域的能力與知識,同時也能瞭解學生是否認為其在數位出版專業實務課程中有所收獲。本研究期能做為未來數位出版專業實務課程及教學策略發展相關研究之基礎。Item 國中科技教育運用Teresa M. Amabile工作動機原則與自我效能激發策略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2008-12-01) 李堅萍; 游光昭; 朱益賢經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美國Teresa M. Amabile所倡之工作動機原則與自我效能激發策略分別能提昇創造力及技能學習成效,但是否有「橘越淮而爲枳」的效應?其應用在臺灣的情形如何?本研究採用觀察法,以探討國二31名學生對Amabile的9項工作動機原則與13種自我效能激發策略的反應。研究結果顯示:國中生對Amabile工作動機原則之示範操作程序、提供選擇空間、建設性的好評及定義優秀案例等4項原則反應熱烈,對其他5項原則反應平平;對自我效能激發策略之灌輸成功經驗、參與公眾互動、親自動手實習、技術進階精煉、自我審視評估、落實正向互動及給予外在回饋等7種策略反應熱切,對其他策略則反應平平、抗拒或兩極化。Item 自我效能影響創作技能之發展階層研究--以陶藝拉坯技能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2008-05-01) 李堅萍; 游光昭; 朱益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