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新加坡職業教育及訓練發展現況與策略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15-08-??) 龔雅雯; 王泓翔; 張素惠; Yea-Wen Kun, Hung-Shiang Wang, Su-Huei Chang
    本研究以新加坡的職業教育與職業訓練作為論述主軸,探討知識經濟時代,新加坡職業教育與訓練發展過程,並透過對新加坡國家工藝教育學院之研究,分析新加坡職業教育發展如何配合時代改變,進行學校學習及實施職業訓練。主要藉由文獻分析了解各個議題,並透過實地參訪來印證新加坡職業教育與職業訓練之現況。本研究發現新加坡參考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成功創立獨具特色的新加坡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並運用立法手段及推動相關計畫,建立多元、多層次、多類別,職前與在職併重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網絡。同時依據新加坡發展經驗提出:一、改變國人對技職教育的認知與加強資源投入;二、落實技術及職業教育法及各項計畫;三、紮根與推展中小學職業教育;四、縮短產學落差並加強與產業界合作;五、促進職業教育課程教學彈性化;六、建構完整國家資歷架構體系;七、加強中央與地方政策推動一貫性等建議,以供相關單位參考。
  • Item
    新加坡職業教育及訓練發展現況與策略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15-08-??) 龔雅雯; 王泓翔; 張素惠; Yea-Wen Kun, Hung-Shiang Wang, Su-Huei Chang
    本研究以新加坡的職業教育與職業訓練作為論述主軸,探討知識經濟時代,新加坡職業教育與訓練發展過程,並透過對新加坡國家工藝教育學院之研究,分析新加坡職業教育發展如何配合時代改變,進行學校學習及實施職業訓練。主要藉由文獻分析了解各個議題,並透過實地參訪來印證新加坡職業教育與職業訓練之現況。本研究發現新加坡參考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成功創立獨具特色的新加坡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並運用立法手段及推動相關計畫,建立多元、多層次、多類別,職前與在職併重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網絡。同時依據新加坡發展經驗提出:一、改變國人對技職教育的認知與加強資源投入;二、落實技術及職業教育法及各項計畫;三、紮根與推展中小學職業教育;四、縮短產學落差並加強與產業界合作;五、促進職業教育課程教學彈性化;六、建構完整國家資歷架構體系;七、加強中央與地方政策推動一貫性等建議,以供相關單位參考。
  • Item
    我國技職教育師資培育機構之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01-07-01) 廖信
  • Item
    澳大利亞能力本位訓練制度與教育系統銜接成效之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99-07-31) 饒達欽; 徐昊杲
  • Item
    影響專科學校技職教師效能感成因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99-01-01) 徐昊杲; 饒達欽
  • Item
    韓國技能檢定制度研究-職業證照對職業教育與訓練之影響研究(I)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0-07-31) 饒達欽; 徐昊杲
  • Item
    日本高等學校職業教育的變遷與課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09-02-??) 許全守; 金裕文
    本文以日本文部科學省(簡稱文部省)的網站及教育統計資料、財團法人教育研究機構、學者發表等文獻,探討日本當前的高等學校職業教育,企圖了解日本高等學校自平成天皇即位(1989)至今職業教育在學習指導要領的調整和政策配套,進而探討其成效。經文獻分析結果,發現日本普通學科教育政策,著重持續強化建構學生學習能力,也重視落實生涯教育1。專門學科著重提升學生的職場基礎能力、及實務技術能力和解決畢業生失業問題。綜合學科的主要課題為偏重職業教育的綜合高中因為課程無法聚焦,不利升學或就業呈現趨於停滯的狀態。整體而言,本文針對日本高等學校現況,對我國教育政策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一、重視高中、高職、綜合高中學生生涯發展之學習活動與機會。二、日本教育部門面對專門學科畢業生失業問題,重視提升職業基礎能力,而公共職訓單位積極辦理短期職業訓練,值得我國職業教育與訓練參考。三、日本推動建教合作的做法,可供為我國高職教育政策的參考。四、參照日本經驗規劃高等學校畢業生如何與高等教育進行銜接課題。
  • Item
    公共職業訓練機構職類開發與調整之探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00-08-??) 陳聰勝; 張吉成
  • Item
    我國技職教育師資培育機構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01-07-??) 廖信
  • Item
    技專校院應用外語科系建立教育夥伴關係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02-07-??) 田振榮; 李金玲; 黃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