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工程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

沿革

科技與工程學院(原名為科技學院)於87學年度成立,其目標除致力於科技與工程教育師資培育外,亦積極培育與科技產業有關之工程及管理專業人才。學院成立之初在原有之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圖文傳播學系等三系下,自91學年度增設「機電科技研究所」,該所於93學年度起設立學士班並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本學院於93學年度亦增設「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學年度合併工教系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此外,「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於98學年度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朝向培育科技產業之人力資源專才。之後,本院為配合本校轉型之規劃,增加學生於科技與工程產業職場的競爭,本院之「機電科技學系」與「應用電子科技學系」逐漸朝工程技術發展,兩系並於103學年度起分別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及「電機工程學系」。同年,本學院名稱亦由原「科技學院」更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至此,本院發展之重點涵蓋教育(技職教育/科技教育/工程教育)、科技及工程等三大領域,並定位為以技術為本位之應用型學院。

107學年度,為配合本校轉型規劃,「光電科技研究所」由原隸屬於理學院改為隸屬本(科技與工程)學院,另增設2學程,分別為「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及「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高中工程設計專題學習歷程檔案評量量表之發展
    (2024) 許棣徭; Hsu, Ti-Yao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明確指出高中階段應著重工程設計的流程,也提倡應用學習歷程檔案評量紀錄學生的學習過程,但卻缺乏一致性的評量標準。因此,本研究旨在訂定高中工程設計專題學習歷程檔案評量標準,以作為高中生活科技教師評量的依據。本研究主要採用德懷術方法,邀請12位科技與工程領域專家,包含4位現職生活科技教師、4位科技與工程領域大學教授以及4位生活科技教科書作者,在經過兩回合的問卷調查後,擬分析問卷平均數(M)、標準差(SD)、四分位差(QD)、中位數(MD),以檢驗專家針對評量指標是否達成共識,最後,根據指標具體制定對應之表現標準,並召開專家諮詢座談審查內容,進而完成高中工程設計專題學習歷程檔案評量量表。本研究預期的效益為以下兩點:(1)提供科技教師一個評量工具,解決評量標準不一及時間不足的問題;(2)使工程設計專題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更加系統化,促進學生反思並增加學習成效。
  • Item
    問題導向學習於電腦故障維修教學之應用研究
    (2005) 楊量凱; Yang, Liang-Kai
    為了使問題導向學習能普遍且有效的應用在工業教育上,本研究以電腦故障維修為主題發展適用於工業教育之問題導向學習教學模式與教材,並將其運用在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電腦維修課程上,以選修的20名大三學生進行一學期的教學實驗。最後以「個人作業」,「問題導向學習評量表」及「學習歷程與課程滿意度調查表」等進行成效分析。並挑選6名代表進行深度訪談,而獲得以下結論: 1.學習者透過PBL能有效培養邏輯思考能力,並以系統化的問題解決策略解決問題。 2.PBL的教學策略能引起學習者學習動機且有助於處理現實生活中相關狀況。 3.討論時的參與程度直接影響學習者解決問題的廣度。 4.資料搜集的用心程度直接影響學習者解決問題的深度。 5.學習者的學習表現與成績的計算方式、引導者的引導、小組長的領導、團隊的分工以及個人的參與方式都有關係。 6.學習者需經由多次討論才能完成作業並獲得共識。 7.教材方面影響學習歷程的因素有1) 情境描述 2) 學習指引 3) 學習新知識4) 補充教材。 8 .教學活動方面影響學習歷程的因素有 1) 先備知識及個人經驗2) 個人作業 3) 資料搜集的方式4) 引導員的協助5) 小組長的領導模式6) 討論的情況 7) 單元的學習時間 8) 分數的評定方式。 關鍵字:問題導向學習、電腦故障維修、學習歷程
  • Item
    職場導向之學生e-portfolio的內容與特性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14-04-??) 于第; Ti Yu
    “e-portfolio"這個詞彙近幾年在國內各級學校已形成一個相當熱門的話題,且許多大專校院開始推動學生建置e-portfolio做為求職的工具。鑑此,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一)瞭解職場雇主對學生利用e-portfolio做為求職工具的意見與看法;(二)分析職場雇主對學生製作e-portfolio內容資訊的需要取向;(三)探究職場導向發展的e-portfolio特性。研究者透過半結構式訪談的方法,於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間陸續訪談了10位不同企業機構之人力資源主管。結果發現,受訪業者對於e-portfolio的熟悉度雖然不高,但對e-portfolio均給予肯定的回應並展現高度興趣。本研究依業界雇主意見與需求分析結果,建議職場導向e-portfolio的製作內容,除了基本的履歷、自傳之外,尚需準備的資料,包括:證照資料、研習與課外活動紀錄、修課紀錄、反思紀錄、作品集、獲獎紀錄、影音自我介紹、活動照片等影像檔案、老師評語和推薦、實習工作經驗及職涯適性測驗結果等。此外,進一步歸納分析出14項以就業發展為目的之e-portfolio特性,值得各大專校院做為未來推廣與發展e-portfolio的參考。最後,本研究建議國內大專校院的教師與負責協助學生就業的輔導人員,值得透過各種管道與方式讓業界多認識e-portfolio,使學生的e-portfolio能與業界接軌,如此才能讓業界對我們的學生有更多更深的認識,以幫助學生順利就業。
  • Item
    職場導向之學生e-portfolio的內容與特性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14-04-??) 于第; Ti Yu
    “e-portfolio"這個詞彙近幾年在國內各級學校已形成一個相當熱門的話題,且許多大專校院開始推動學生建置e-portfolio做為求職的工具。鑑此,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一)瞭解職場雇主對學生利用e-portfolio做為求職工具的意見與看法;(二)分析職場雇主對學生製作e-portfolio內容資訊的需要取向;(三)探究職場導向發展的e-portfolio特性。研究者透過半結構式訪談的方法,於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間陸續訪談了10位不同企業機構之人力資源主管。結果發現,受訪業者對於e-portfolio的熟悉度雖然不高,但對e-portfolio均給予肯定的回應並展現高度興趣。本研究依業界雇主意見與需求分析結果,建議職場導向e-portfolio的製作內容,除了基本的履歷、自傳之外,尚需準備的資料,包括:證照資料、研習與課外活動紀錄、修課紀錄、反思紀錄、作品集、獲獎紀錄、影音自我介紹、活動照片等影像檔案、老師評語和推薦、實習工作經驗及職涯適性測驗結果等。此外,進一步歸納分析出14項以就業發展為目的之e-portfolio特性,值得各大專校院做為未來推廣與發展e-portfolio的參考。最後,本研究建議國內大專校院的教師與負責協助學生就業的輔導人員,值得透過各種管道與方式讓業界多認識e-portfolio,使學生的e-portfolio能與業界接軌,如此才能讓業界對我們的學生有更多更深的認識,以幫助學生順利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