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葛拉納多斯藝術歌曲《永恆的悲歌》及《情歌》之分析與詮釋
    (2021) 柯欣宓; Ko, Hsin-Mi
    西班牙作曲家恩里克.葛拉納多斯 ( Enrique Granados, 1867-1916 ) 為十九世紀末重要且具有影響力的音樂家,亦是西班牙首位於白宮演出的音樂家,本文將探討葛拉納多斯所創作的八首藝術歌曲,分別為 《永恆的悲歌》 (Elegía Eterna),以及內含七首歌曲的《情歌》(Canciones Amatorias, 1915)。兩組作品分別採用十九世紀末和西班牙黃金時代的詩,《永恆的悲歌》 採用阿佩爾.麥斯特(Apel les Mestres, 1854-1936)的詩作。《情歌》則選了七首詩,四首的詩人是佚名,另外兩首之詩人為路易斯.貢戈拉 ( Luis de Góngora, 1561-1627 ),一首之詩人為洛佩.維加(Lope de Vega, 1562-1635)的作品。由上述兩組作品中,可發現葛拉納多喜愛運用浪漫主義音樂語法、西班牙民間音樂、半音及增減和弦等作為創作素材,透過本文探討此兩組作品的創作風格及手法,期盼詮釋此作品的歌者能夠有所依循,更加理解葛拉納多斯的藝術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