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聲音地景結合數位影音編創之應用-以楊三郎美術館開閉館音樂為例
    (2019) 劉芷吟; LIU, Chih-Yin
    二十一世紀,如同當代音樂、具象音樂…等新的音樂概念逐漸形成,跨越上一世紀關注於音樂本體創新的思維,聲景將「環境」、「空間」納入「聲響」的範疇,打破既往以音樂為主體的核心思考框架,開展了人們對於聲音既有的想像與認知,將聲音的定義推向更跨領域的聲音藝術與生活、與社會、與世界的連結。 本文透過相關文獻資料的爬梳與援引,回顧並釐清聲景理念,依循聲景創作者的音樂脈絡,揣摩作品中從音樂意境傳遞的聲景意念,以楊三郎美術館之聲景作為創作媒材,探索與音樂結合的各種作品呈現形式的可能性。透過文字書寫,試圖將所習得之知識統整歸納,透過音樂家訪談,將作曲技巧與靈感轉化爲創作,實踐於自我音樂作品之中,並藉由數位音樂軟體對聲音媒材的再製與編創,期待在聲景意識剛剛萌芽的臺灣,譜出屬於在地的獨一無二的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