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特蕾莎‧卡瑞諾鋼琴選曲之研究
    (2021) 王瑋慈; WANG, Wei-Tzu
    19世紀末委內瑞拉(Venezuela)女性音樂家—特蕾莎‧卡瑞諾(Teresa Carreño, 1853-1917)其令人讚嘆的演奏天賦與強烈的個人情感,獲得「鋼琴女武神」(Walküre of the piano)之美譽。卡瑞諾也是一位傑出的作曲家,其獨特的創作樂思、細膩的情感表達,從其鋼琴作品中即可見她對音樂的熱情與想像力。事實上,卡瑞諾的多重身分—鋼琴家、作曲家、聲樂家、指揮家與音樂教育者,使她活躍於舞臺並受到廣大的歡迎。然而,除了美國、南美洲、委內瑞拉及日本之外,臺灣目前並未有任何關於卡瑞諾的學術研究。 卡瑞諾的創作以鋼琴作品占多數,並多以「個性小品」的形式呈現,研究者依據其作品分期與創作特色,選出6首鋼琴個性小品,包含《降D大調敘事曲》、〈春天〉、〈夢想中的布拉格〉、〈海之夢〉、〈威尼斯〉、《委內瑞拉圓舞曲》進行研究。本論文分成四個部分: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卡瑞諾生平與作品,第三章為6首鋼琴選曲之分析與演奏詮釋探討,第四章敘述卡瑞諾之音樂特色與結語,並歸納出5項卡瑞諾的創作特色:1. 華麗炫技的音樂風格;2. 富歌唱性的旋律;3. 拉丁美洲民族舞蹈節奏;4. 發展短小動機並擴充成大型樂段;5. 女性細膩多變的豐富情感。期待本論文能喚起讀者重視這位被遺忘的女性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