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運用多媒體電腦協助國中音樂教學之研究
    (2008) 李芳如; Lee, Fang-Ru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多媒體電腦協助音樂教學」之原則與作法、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反應、以及教師運用電腦協助音樂教學之困境與解決之道。研究設計採個案研究,研究對象以台北縣某國中八年級四個班級共158名學生,進行六週的課程。在蒐集並分析質化與量化資料後,最後獲致以下結論: 一、在課程實施後,教師獲致以「多媒體電腦」協助音樂教學需考量的十項原則與作法。 二、運用「多媒體電腦」協助音樂教學確實能提昇學生音樂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並得到多數學生正面之肯定與喜愛。 三、 整合性之多媒體教材確實能強化學生學習能力與效率。 四、多媒體能促進音樂學習,但播放時間過長則會降低學生的專注力。 五、在一般教室施行「多媒體電腦教學」,會造成教室教學情境改變與教師秩序掌控的困擾。 六、根據「ASSURE教學設計模式」原則,教師應儘量使用現成之媒體素材。 根據上述結論,研究者分別對教師、教育行政單位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具體建議。
  • Item
    台北市國中音樂教師對資訊科技與視聽媒體認知與運用之相關研究
    (2009) 漫安琦
    本研究旨在了解臺北市國中音樂教師對資訊科技與視聽媒體的知能與現況、音樂教師對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及融入教學時所遭遇的困難,並探討運用現況與教師知能的關係及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在運用現況上的差異。為達研究目的,研究者先透過文獻探討以建立理論基礎,再採自編的「音樂教師對於資訊科技與視聽媒體之認知與運用之現況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並以臺北市 201位國中音樂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結果係依88所學校162位有效樣本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並進行討論。 資料處理方面,以SPSS for Windows 12.0進行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處理。為彌補問卷調查研究的不足,兼採「訪談法」訪談5位臺北市國中音樂教師以作為資料分析的佐證。 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臺北市國中音樂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與視聽媒體的知能普遍未達理想的水平,「音樂資訊科技」素養中,「硬體操作」的素養高於「軟體使用」的素養,此現象影響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成效,表示教師的能力仍有待加強。 二、不同背景的臺北市國中音樂教師的在運用資訊科技與視聽媒體的知能有顯著差異;普遍來看仍以運用硬體的部分能力較佳,運用軟體的能力及運用至教學上的能力普遍未達理想,均呈現中低度的狀況。 三、台北市的學校設備及學生素質已達一定的水平,但音樂教師卻未廣泛應用資訊科技與視聽媒體教學以提升學生對於音樂科的學習興趣與成效;也未見在課程內容上運用資訊科技與視聽媒體有較突破性的作法──融入教學的狀況仍以教學前的單向操作的方式為主;教學中使用資訊科技與視聽媒體與學生互動的比例很低;教學後對於評量、紀錄、省思與分享也呈現使用比率偏低的狀況。 四、台北市國中音樂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與視聽媒體融入教學仍面臨困難。教師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所遭遇到的困難以「時間方面」的困難居多,包含「編製教材需要花龐大的時間準備或搜集」、「教學、級務或行政兼職過於繁忙」、「上課教學時間加長」等;其次為「缺乏同儕合作」、「資訊素養專業不足」、「資訊技能研習常因課務繁忙無法參加」、「沒有專屬教室及學校設備不敷使用」、「學校缺乏相關教學軟體」「缺乏可詢問的對象」「心理因素與個人意願」等。 五、台北市國中音樂教師其運用資訊科技與視聽媒體的知能與融入教學的狀況呈現正相關、但整體比例呈現中度相關的現象。亦即「整體音樂資訊科技素養」與「音樂資訊科技素養結合音樂課堂教學之實施概況」達顯著相關 最後依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國中音樂教師及未 來研究參考。 關鍵字:資訊科技、視聽媒體、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 Item
    音樂人物典藏製作─訪談席慕德與其德文藝術歌曲教學
    (2018) 張晁滕; Chang, Chao-Teng
    本文在探討數位典藏除了保存工作外,如何適當的展示更能讓典藏資料更具價值,讓廣大資料庫中的資料能夠透過重新整理編輯的方式展現在世人面前。多媒體的組成元素包括了文字和旁白、圖案和插畫、照片、圖表與圖形、動畫和視訊、聲音和音樂、虛擬實境。主題可能是戲劇、音樂、文學、教育或是互相混合,將各項元素組合成為一多媒體作品。 這次的製作主題為《訪談席慕德與其德文藝術歌曲教學》,席慕德老師為台灣知名次女高音聲樂藝術家,除了演唱經歷相當豐富,多年來教導的學生無數,對於德文藝術歌曲的教學法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也是最早在台灣開設德文藝術歌曲之課程,亦有多本關於德文藝術歌曲之著作。故筆者選定題目《訪談席慕德與其德文藝術歌曲教學》,希望透過典藏製作的方式來呈現席慕德老師於臺灣音樂界的重要性,以及在德文藝術歌曲的教學上的想法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