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8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教人有個綽號是健康寶寶。

比起其他科系的學生,“衛仔”們多了份對健康的強迫性關懷,上課時多了與老師的互動,而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討論、表演、參觀…,甚至是 Call in、Talk Show 的展現,讓整體學習更生動。

環境的學習與刺激更是讓人憾動心弦:大安森林公園的音樂台、西門町和東區的燈紅酒綠街、中正紀念堂和市政府的台北燈會,還有更臨近國家圖書館、北市圖書館、台大、公館、台北火車站、光華商場…,當然還有師大夜市的異國風情。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臺北市某國中學生正確用藥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
    (2012) 管玉娟; Yu-Chuan Kuan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臺北市某國中學生對正確用藥知識、態度與行為的現況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對象為100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臺北市立某國中七、八年級學生,採多步驟抽樣(Muti-Stage Sampling)。研究工具採自填之結構式問卷,問卷內容包括背景變項、正確用藥知識、態度與行為四部份,共獲得有效問卷208份。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對正確用藥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現況:正確用藥知識答對率為72.8%;態度方面偏向正向;行為方面採取「經常做到」。 二、 背景變項與正確用藥知識、態度及行為之關係:「年級」、「學業成績」在「正確用藥知識」方面具有顯著差異,八年級高於七年級;「父親管教方式」、「正確用藥宣導活動」在「正確用藥態度」方面具有顯著差異;「家人用藥行為」、「參與正確用藥課程」、「參加正確用藥宣導活動」在「正確用藥行為」方面具有顯著差異。 三、 「正確用藥態度」與「正確用藥行為」二者間呈顯著正相關( r = 0.63)。 四、 研究對象「背景變項」、「正確用藥知識」、「正確用藥態度」能有效預測「正確用藥行為」52.7%之總變異量。其中「學業成績」、「家人用藥行為」、「家人曾到非醫院、診所或藥局的地方購買或取得藥物」、「參加正確用藥的課程」與「正確用藥態度」能有效預測正確用藥行為。
  • Item
    台北市國中學生SARS信念、預防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2003) 石玲如; Shih, Ling-Ju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台北市國中學生SARS信念、預防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以台北市九十二學年度國中學生,分高、中、低風險暴露三個學區,每區選取三間學校,採用班級為抽樣單位,於母群體中依暴露程度抽取。高風險暴露學區研究對象258人,中風險暴露學區研究對象365人,低風險暴露學區研究對象322人。以自編之問卷,經研究對象填寫後,得有效問卷852份,分析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是傾向經常採取SARS預防行為,尤其在SARS流行期間。同時對於蒐集SARS新知及生活上配合衛生單位宣導採取SARS預防措施的態度亦呈現正向。 二、 研究對象在對SARS相關知識瞭解的程度仍不甚瞭解。高風險暴露學區的研究對象SARS相關知識得分,明顯比中風險暴露學區及低風險暴露學區高。 三、 研究對象SARS資訊來源大都以電視為主要來源。 四、 研究對象對從事SARS預防行為所獲得的利益性有很大的信心,且有七成的人認為採取SARS預防措施是可以保持身體的健康。 五、 有八成五以上的研究對象認為,罹患SARS疾病對其生命威脅或是日常生活的影響是很嚴重的。高社經地位的人比低社經地位的人認為SARS影響更嚴重。 六、 健康信念(障礙性認知、有效性認知、嚴重性認知)、心理反應程度(過去、未來)、對SARS態度,可共同解釋SARS預防行為總變異量的24.7﹪。 七、 健康信念、心理反應程度、人格特質,可共同解釋SARS的態度總變異量的25.8﹪。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對國中學生有關傳染病防治之衛生教育介入,以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