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傳播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7

「臺師大大傳所」於民國86年成立,為臺灣傳播學界頗富盛名之傳播科系所。本所為教育能符合時代需求、掌握時代趨勢之傳播人才,由早期之行銷傳播逐步轉向含括當代資訊科技傳播,以「新傳播科技與數位內容」、「新媒體之社會、政經與文化研究」及「新聞/傳播基本技能」三軸線為綱,期望訓練出既有科技技能,又有新傳播分析決策能力之時代菁英。

「新傳播科技與數位內容」面向-我們的課程方向包括:
數位內容設計、多媒體製作、數位平台經營、互動廣告與行銷、數位公關廣告策略、社群行銷、大數據分析、網路新聞學、資訊傳播、網路傳播資訊設計、電訊傳播與新傳播資訊科技等。

「新媒體之社會、政經與文化研究」面向-我們的課程方向包括:
網路文化與傳播、傳播社會文化基礎、資訊素養、資訊經濟、新傳播科技與社會、傳播政治經濟學、文化經濟、消費文化、流行文化、文化產業與文化勞動者、新媒體與螢幕文化、明星名人、文化政治與娛樂產業、迷研究、全球化研究等。

「新聞/傳播基本技能」面向-我們的課程方向包括:
傳播與資訊理論、研究方法、質性研究、傳播應用統計、敘事分析、批判話語分析、口語傳播、新聞採訪與寫作、非虛構紀實創作、媒體經營管理、傳播產業研究、媒體素養等。

在知識、邏輯分析與新科技技能三方面訓練下,我們期待臺師大大傳所的學生成為:
(一) 跨越科技、國界與文化之跨界人才
(二) 開創新媒體、新思維與新批判之新時代人才
(三) 掌握網路資訊社會脈動、領先趨勢思維之前瞻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台灣新聞記者薪資變遷之政治經濟分析---科技、產業、勞動市場與社會
    (2010/08-2011/07) 王維菁; 洪貞玲
    新聞記者之薪資水準與新聞專業性及表現息息相關,然而近年台灣新聞記者薪資水 平嚴重下滑,變化也遠較其他產業劇烈,不但薪資水準反轉落後於一般專業人員,且 與其他傳播、資訊及文化產業相較,也逐漸淪為後段班。新聞記者薪資水準下降除影 響新聞產業能否進用優秀人才、保障記者勞動條件、並進而維護新聞產製品質與專業 自主性外,亦反映台灣新聞產業發展及市場競爭秩序之困境與警訊,要反省思索此一 問題,我們可從各相關層面如科技、產業、競爭結構、勞動市場、社會文化變遷、以 及整體政治經濟背景脈絡等去尋求線索。 從經濟角度出發,影響產業薪資水準之主要因素包括經濟景氣、產業表現、產業市 場結構與競爭、勞動市場狀況及貿易等等,然而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背景因素,以及 近年來新傳播資訊科技之影響也不容忽視。因此本研究擬從產業表現、市場結構、勞 動市場、以及科技這四大面向,加之以傳播政治經濟學之歷史社會分析,來探究台灣 新聞記者薪資水準變化之因素,以及薪資水準下降對新聞產製與內容品質之可能影響。 探索新聞記者薪資影響因素與其變化發展脈絡,將有助我們思考科技對新聞勞動及 新聞勞動力的可能作用、產業與市場因素對新聞勞動權的可能威脅,更重要的,也進 一步督促我們去反省檢視台灣新聞產業與市場競爭秩序之問題與限制,並尋思在民主 政治體系對多元民主與高品質新聞產業之需求下,我們應如何思考台灣新聞產業之未 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