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1

系所簡介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鑑於當時尚無正式之工業職業師資培育機構,乃在美國國際合作總署之資助下,於民國42年由當時的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前身)設立工業教育學系,從事培育工業職業學校師資及中等學校工藝教師之工作,為台灣第一所正式之技職教育師資培育機構。

  

民國65年8月,本系成立研究所碩士班;民國81年8月,成立博士班,為我國第一所成立之工業教育博士班,不僅為本系發展之重要里程碑,亦是我國工業教育發展之大事紀。

  

本系培育多元工業教育師資,為求學術專業發展與研究精進,本系各組陸續獨立發展成專業系所。工技組於民國71年獨立成立工藝學系,民國85年圖文傳播組成立圖文傳播學系。民國91年本系機械組機械、鑄造、製圖、板金等四個專長轉型成立機電科技研究所,並於93年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民國93年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年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

  

本系目前設有學士班,培育技術型高中之動力機械群與電機與電子群師資;碩士班設有技職教育、能源應用、車輛技術及科技應用管理四個教學分組;博士班以提供技職教育組課程為主;在職專班著重於培養技職教育行政及科技管理應用專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技術創造能力量表編製---技術創造能力量表編製總計畫(I)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4-07-31) 吳明雄; 黃馨慧; 黃嘉勝; 徐昊杲
    本整合型研究旨在編製技術創造能力量表,以瞭解國中至大學年齡階段受試者的機械、 電機電子、整體造型、與設計技術之性向與創新設計能力。具體言之,研究目的有四: 一、編製機械、電機電子、整體造型、設計等各類技術創造能力量表評量工具,並進行 評分標準訂定、信效度考驗、與常模建立,以及撰寫指導手冊。 二、編製多元技術能力性向量表,並進行信效度考驗、與常模建立。 三、編製多元技術創新能力量表,並進行信效度考驗、與常模建立。 四、根據建立之各套測驗常模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台灣地區中等教育階段學生的技術性 向,以及其各類科技術創新設計能力之水平和個別差異情形,進而草擬一套強化技 術性向與技術創新設計能力教育方案。 各子計畫編製之技術創造能力量表各含技術性向測驗與技術創新能力測驗二部分,各子 計畫將分析各類技術性向內涵、相關能力與次能力、創新技法、創造力的心理表徵方式、以 及創新產品關鍵,作為題目指標,以各類技術內涵為素材,轉化為測驗題目,再為各項考驗 所需之樣本進行施測。有關性向測驗題目將進行難度與鑑別力分析,以確定題目內容;創新 設計能力測驗先行訂定評分標準。兩者都將進行重測信度、評分者信度,其他相關測驗進行 效標相聯效度,以及對照團體關聯效標效度考驗。為達研究目的二、三,各子計畫部分類科 技術性向測驗與創新設計能力測驗題目將各彙編成多元技術能力性向量表與多元技術創新設 計能力量表,並進行效度為考驗。
  • Item
    我國發明人發明方法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1998-06-??) 吳明雄; 陳昭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