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1

系所簡介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鑑於當時尚無正式之工業職業師資培育機構,乃在美國國際合作總署之資助下,於民國42年由當時的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前身)設立工業教育學系,從事培育工業職業學校師資及中等學校工藝教師之工作,為台灣第一所正式之技職教育師資培育機構。

  

民國65年8月,本系成立研究所碩士班;民國81年8月,成立博士班,為我國第一所成立之工業教育博士班,不僅為本系發展之重要里程碑,亦是我國工業教育發展之大事紀。

  

本系培育多元工業教育師資,為求學術專業發展與研究精進,本系各組陸續獨立發展成專業系所。工技組於民國71年獨立成立工藝學系,民國85年圖文傳播組成立圖文傳播學系。民國91年本系機械組機械、鑄造、製圖、板金等四個專長轉型成立機電科技研究所,並於93年更名為機電科技學系。民國93年電機電子組成立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並於96年成立應用電子科技學系。

  

本系目前設有學士班,培育技術型高中之動力機械群與電機與電子群師資;碩士班設有技職教育、能源應用、車輛技術及科技應用管理四個教學分組;博士班以提供技職教育組課程為主;在職專班著重於培養技職教育行政及科技管理應用專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通路應用服務型機器人接受度研究-以Pepper為例
    (2017) 楊涵淩; Yang, Han-Ling
    機器人的應用逐漸廣泛,隨著技術的演進,能夠滿足人類需求的服務型機器人已經躍升為新科技的發展主流。從早期的工業型機器人到現今進化演變愈來愈多元化的服務型機器人,開始進入消費者的生活中。 服務型機器人Pepper風靡日本,2016年十月也在市場千呼萬喚下,正式來台上工,目前僅鎖定B2B市場,現Pepper已成功進駐金融、零售、交通、飯店、百貨等不同業別,儼然成為接待賓客的利器。本研究旨在於探討消費大眾對於實體通路應用服務型機器人-Pepper進行接待者角色的接受度。 本研究針對年滿20歲,與服務型機器人有互動過的消費大眾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以科技接受模式結合體驗價值理論進行研究。研究結果發現:(1)科技創新意識對於趣味價值、功能價值、探索價值有顯著影響;(2)趣味價值、探索價值對於態度有顯著影響,而功能價值對於態度為負向影響,推論原因其可能為目前服務型機器人的功能尚不足,消費者因功能不夠符合需求而不滿意;(3)使用態度對持續意圖有顯著影響。機器人應用服務將成為人類生活中的一環,終將是輔助人類的機器,在觀察服務型機器人的發展動態時,期能提出讓消費大眾接受之建議,進而好好的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