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原: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9

本系成立於民國42年8月,原系名為「家政系」,民國55年改名為「家政教育學系」,以培育國中、高中家政教師師資為主要目標,數十年來已為國家社會培育出無數優秀的家政師資。隨後又於民國71年成立碩士班,85年成立博士班。近年來,我國面臨少子化的趨勢造成師資需求減少,以及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使得家庭內部與外部產生不同的變化與需求,本系在多年前就前瞻性地將課程以人類發展生命歷程(life course)觀點為基礎加以規劃,並於民國91年更名為「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本系更名之後,更積極規劃培育學生學養專長,因此又歷經數次變革,包括分組招生、成立一系多所、大學部有兩組更名、裁撤碩士班中的一組、營養科學與教育組授予理學學士/理學碩士等變遷歷程,詳如附表。

在100學年度,本系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皆分為三組,分別為家庭生活教育組、幼兒發展與教育組、營養科學與教育組。本系各專業領域正積極致力朝「教學」、「傳播與推廣」、「研究與管理」三個方向培育人才,以回應社會變遷之迫切需求,並拓展學生生涯發展範圍及就業機會。

本系100學年度第1學期專任教師共21位,包括教授7位,副教授11位,助理教授2位,以及講師1位,另有兼任教師7位。若以分組計算,且將專長跨組之教師每組以0.5計,則「家庭生活教育組7.5人」、「幼兒發展與教育7.5人」、「營養科學與教育組6人」,所有教師均學有專精。本系在師生共同努力之下,畢業生在全國各地的教育崗位及相關產業佔有一席之地,系友在大專院校及中等學校擔任教職者人數眾多,許多人還擔任行政主管,表現出色,其服務精神、態度頗獲各界好評。本系在100學年度第1學期學生人數:大學部學生421人、碩士班學生86人、博士班64人、幼兒教育夜碩專班:12人;當量生師比為38.23、研究生生師比為19.1。

News

更名為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原: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2023080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國際觀光旅館餐飲部門高階主管人員職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2006) 王瑤芬; Wang, Yao-Fen
    摘要 國內對餐旅相關行業人員的整體職涯發展的研究較為缺乏,因此,本研究針對我國國際觀光旅館餐飲部門現職高階主管人員進行研究,以獲得其職涯歷程、發展情形與影響因素之完整性資料,掌握職涯發展的關鍵因素,進而對餐飲人力培育及人力資源管理有所裨益。具體而言,本研究目的如下:(一)探討國際觀光旅館餐飲部門高階主管人員職涯發展的意涵。(二)瞭解國際觀光旅館餐飲部門高階主管人員職涯發展的現象。(三)瞭解國際觀光旅館餐飲部門高階主管人員職涯發展的影響因素。(四)探討國際觀光旅館餐飲部門高階主管人員職涯發展各階段的職能與職涯轉換的影響因素。(五)建構及詮釋國際觀光旅館餐飲部門高階主管人員職涯發展之情境模式。 本研究採詮釋學的質性研究方法,以有效達成研究目的。以立意取樣的深度抽樣(intensity sampling)、差異抽樣(variation sampling)及滾雪球抽樣(snowball sampling)三種抽樣方法尋得符合研究目的且能充分代表研究現象、提供豐富資訊的研究樣本十四位。以深度訪談為主要的蒐集資料方法,採半結構式訪談大綱為主要研究工具,訪談時藉由研究者的理論觸覺及掌握訪談技巧,達到深入追問及發現談話內容的深層意義。每位受訪者的訪談時間為80-190分鐘,整個研究歷時三個多月完成資料的蒐集。並以下列方法進行資料的信效度檢核:資料內容一致性的確定(cross-check)、資料來源多元化、研究同儕的討論、相異個案資料的蒐集(negative case analysis)、資料的再驗證(member-check)、回饋性效度檢核。 將深度訪談所獲得的資料進行質性資料的分析(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分析時掌握紮根理論法(grounded theory)的精神,並以WinMax98pro版的質性資料分析電腦軟體協助編碼(coding)及資料的管理。研究之重要結果如下: 1.我國國際觀光旅館餐飲部門高階主管人員職涯發展是自我學習成長、自我認知統整與自我實踐的歷程,也是連續動態的工作轉換的歷程。 2.「從業態度」是影響職涯發展的關鍵因素,包含工作熱忱與興趣、敬業精神以及個人對工作或行業的價值信念,其中價值信念包括準備觀、適配觀、終生職涯觀,以及以準備觀為前提的轉換觀。 3.整體職涯發展呈現非傳統的職涯發展現象:多重的、自主性的、動態的職涯發展,以及存在職涯高原現象。 4.高階主管呈現性別隔離現象,結婚、生殖家庭對兩性職涯發展有不同的影響。 5.整體職涯發展是以職能成熟及職務角色的發展來劃分階段,最終達到自我實踐的職能發揮,整體歷程共分為入行前試探期、新進入期、紮根期、專業潛能開發期、自我發揮期、自我實踐期等六個職能發展階段,以及領班、廳經理、總監(協理)三個關鍵職務角色。 6.影響個人「離職/中斷工作」與「組織承諾--留職/在同一組織內轉換」的情境脈絡是不同的。 7.職涯發展影響因素是多重情境的生態系統模式,共發展出「留職」、「離職」與「職涯發展各階段工作轉換」等三個情境生態模式。 8.人群互動、工作樂趣、成就感是職涯承諾的最大支持力,而影響整體職涯發展的衍生情境因素有人群互動、組織文化、支持系統、成就感、工作樂趣、適配度、業績表現、工作士氣、自我效能、組織承諾、升遷機會、工作不滿意、工作壓力、工作挫折、工作倦怠、工作瓶頸等。 根據研究結果,對國際觀光旅館餐飲部門之職涯管理、個人的職涯規劃以及餐旅教育方面提出建議,並對研究進行省思,提出後續研究之建議。
  • Item
    家政教學的社會資源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1984-07-??) 王瑤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