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原: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9

本系成立於民國42年8月,原系名為「家政系」,民國55年改名為「家政教育學系」,以培育國中、高中家政教師師資為主要目標,數十年來已為國家社會培育出無數優秀的家政師資。隨後又於民國71年成立碩士班,85年成立博士班。近年來,我國面臨少子化的趨勢造成師資需求減少,以及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使得家庭內部與外部產生不同的變化與需求,本系在多年前就前瞻性地將課程以人類發展生命歷程(life course)觀點為基礎加以規劃,並於民國91年更名為「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本系更名之後,更積極規劃培育學生學養專長,因此又歷經數次變革,包括分組招生、成立一系多所、大學部有兩組更名、裁撤碩士班中的一組、營養科學與教育組授予理學學士/理學碩士等變遷歷程,詳如附表。

在100學年度,本系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皆分為三組,分別為家庭生活教育組、幼兒發展與教育組、營養科學與教育組。本系各專業領域正積極致力朝「教學」、「傳播與推廣」、「研究與管理」三個方向培育人才,以回應社會變遷之迫切需求,並拓展學生生涯發展範圍及就業機會。

本系100學年度第1學期專任教師共21位,包括教授7位,副教授11位,助理教授2位,以及講師1位,另有兼任教師7位。若以分組計算,且將專長跨組之教師每組以0.5計,則「家庭生活教育組7.5人」、「幼兒發展與教育7.5人」、「營養科學與教育組6人」,所有教師均學有專精。本系在師生共同努力之下,畢業生在全國各地的教育崗位及相關產業佔有一席之地,系友在大專院校及中等學校擔任教職者人數眾多,許多人還擔任行政主管,表現出色,其服務精神、態度頗獲各界好評。本系在100學年度第1學期學生人數:大學部學生421人、碩士班學生86人、博士班64人、幼兒教育夜碩專班:12人;當量生師比為38.23、研究生生師比為19.1。

News

更名為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原: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2023080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99
  • Item
    初任父親第一年父職經驗歷程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10-07-??) 毛萬儀; 黃迺毓
    研究指出,早期的父職經驗可以預測往後的父職模式,因此,探討最初父職經驗,將有助於理解父職模式的形成。本研究以六位大專教育程度之初任父親為對象,進行深度訪談,根據其回溯之父職經驗,探討其第一年的父職經驗歷程。本研究發現:第一年父職經驗,依照時間順序,經歷「預備瞳釀」、「父職概念模糊」、「街擊慌亂」、「父親親職角色援街適應」、「子女生活照顧」及「發展教養角色」等六個階段歷程。其關注焦點與父職內涵各不相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於初任父親親職教育規劃,以及後績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澳洲與新加坡的家庭政策發展與家庭教育策略─經驗與啟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13-12-??) 吳明玨; 張雅淳; 黃迺毓; Ming-Chieh Wu; Ya-Chun Chang; Nei-Yuh Huang
    本研究旨在了解澳洲與新加坡家庭政策發展與家庭教育策略的經驗,以供臺灣推動家庭教育政策之參考。主要內容包括:1澳洲與新加坡家庭政策的現況與發展;2.澳洲與新加坡家庭政策的特色;3.兩國經驗對臺灣家庭教育政策的啟示有四點:(1)臺灣需要制定以家庭為目標對象的家庭政策;(2)以專責機關整合家庭服務與教育工作;(3)注重家庭研究作為政策過程的基礎;(4)強調及早介入的預防教育策略;(5)善用資訊科技提供全方位家庭服務與教育資訊。
  • Item
    韓國「健康家庭法」的內容、特色與啟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13-12-??) 林雅音; 黃迺毓; Ya-Yin Lin; Nei-Yuh Huang
    韓國近年來積極發展家庭政策,核心概念為「健康家庭」,重視家庭有關的教育與服務,開啟了韓國家庭政策的新典範,因此本篇文章旨在介紹韓國家庭政策中最基礎且最重要的「健康家庭法」(The Framework Act on Healthy families),全文先介紹韓國的社會、經濟、人文特色;家庭政策的發展脈絡;健康家庭法的內容;健康家庭法的執行成果;最後提出健康家庭法的特色、省思與啟示等。參照南韓的健康家庭法及家庭政策與實務的經驗,具有四項特色;(1)韓國政府對推展家庭政策積極努力;(2)建構各級政府家庭政策執行體制;(3)健康家庭的服務體系能提供整合性的服務;(4)依法培育專業工作者來推動健康家庭工作。從南韓的經驗有三項省思:(1)高齡人口的家庭教育與服務內容猶有不足;(2)政策實際執行層面未見中短程計畫和整體計畫的串連;(3)未捉到經費預算部分。對台灣未來發展家庭政策、教育與服務推動的啟示有四:(1)我國政府應更積極投入家庭政策的推動;(2)家庭政策的推動要有完整而系統化的體系;(3)地方綜合服務單位的設置;(4)專責人員的培育與進用之推動,刻不容緩。期盼本文的拋磚引玉可作為我國未來發展家庭政策與實務工作的借鏡與參考。
  • Item
    文化下的建構:幼兒對情緒內涵的理解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11-12-??) 周育如; 黃迺毓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幼兒對情緒內涵理解情形的發展,以120名三到五歲幼兒為對象,記錄並分析其在「情緒理解測驗」之作答反應及解釋。本研究發現我國幼兒情緒理解的發展隨年齡增進,大致依循著從基本的情緒理解發展到心智的情緒理解,再發展到反省的情緒理解之路徑。我國幼兒受個人經驗及父母教導的影響,在「基於欲求的情緒」、「外在歸因的情緒」、以及「隱藏情緒」等向度上的作答反應明顯的不同於英美國家,九大向度的通過順序也與英美國家不盡相同。本研究的結論挑戰了過去情緒理解發展有普世性共同順序的論點,支持了情緒理解的文化建構觀。
  • Item
    發展老人教育代間活動策略
    (2009-12-01) 林如萍; 黃迺毓
  • Item
    中年世代之退休生活規劃宣導教材
    (2006-12-01) 林如萍; 黃迺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