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原: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9

本系成立於民國42年8月,原系名為「家政系」,民國55年改名為「家政教育學系」,以培育國中、高中家政教師師資為主要目標,數十年來已為國家社會培育出無數優秀的家政師資。隨後又於民國71年成立碩士班,85年成立博士班。近年來,我國面臨少子化的趨勢造成師資需求減少,以及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使得家庭內部與外部產生不同的變化與需求,本系在多年前就前瞻性地將課程以人類發展生命歷程(life course)觀點為基礎加以規劃,並於民國91年更名為「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本系更名之後,更積極規劃培育學生學養專長,因此又歷經數次變革,包括分組招生、成立一系多所、大學部有兩組更名、裁撤碩士班中的一組、營養科學與教育組授予理學學士/理學碩士等變遷歷程,詳如附表。

在100學年度,本系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皆分為三組,分別為家庭生活教育組、幼兒發展與教育組、營養科學與教育組。本系各專業領域正積極致力朝「教學」、「傳播與推廣」、「研究與管理」三個方向培育人才,以回應社會變遷之迫切需求,並拓展學生生涯發展範圍及就業機會。

本系100學年度第1學期專任教師共21位,包括教授7位,副教授11位,助理教授2位,以及講師1位,另有兼任教師7位。若以分組計算,且將專長跨組之教師每組以0.5計,則「家庭生活教育組7.5人」、「幼兒發展與教育7.5人」、「營養科學與教育組6人」,所有教師均學有專精。本系在師生共同努力之下,畢業生在全國各地的教育崗位及相關產業佔有一席之地,系友在大專院校及中等學校擔任教職者人數眾多,許多人還擔任行政主管,表現出色,其服務精神、態度頗獲各界好評。本系在100學年度第1學期學生人數:大學部學生421人、碩士班學生86人、博士班64人、幼兒教育夜碩專班:12人;當量生師比為38.23、研究生生師比為19.1。

News

更名為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原: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2023080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探討苦瓜三萜類化合物對UVB刺激人類皮膚角質細胞的保護作用
    (2016) 鐘佩紋; Chong Pei Wen
    人體皮膚是保護身體抵抗外來傷害的第一道屏障,紫外線(UV) B(波長280-315 nm)能穿透皮膚表皮層(epidermis),提高皮膚的氧化壓力與DNA損傷,誘導人類皮膚角質細胞(keratinocytes)產生發炎反應,導致皮膚光損傷(photodamage)及光老化(photoaging)。過度UVB曝露引起皮膚角質細胞大量凋亡而形成曬傷細胞(sunburn cells)可能導致皮膚癌。 山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 var abbreviata Ser.)具有抗糖尿病、抗發炎、抗氧化、抗腫瘤、抗癌等藥理活性。本研究室先前研究發現山苦瓜葉甲醇粗萃物具有抑制酪胺酸酶活性、降低UVB誘導的活性氧物質等作用,因此本研究欲以細胞模式(cell-based assay)探討山苦瓜葉中三萜類化合物(triterpenoids)對於UVB刺激人類皮膚角質細胞(HaCaT細胞株)之保護作用。 本研究製備山苦瓜葉乙醇萃取物並取得5個區分物(fractions),其中fraction 5對於UVB誘導HaCaT傷害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自fraction 5純化得兩種葫蘆烷型(cucurbitane)三萜類化合物,分別為Kuguacin R和3, 7, 25-trihydroxycucurbita-5, 23-dien-19-al (TCD)。實驗結果證實Kuguacin R和TCD顯著提升UVB (20及30 mJ/cm2)照射後HaCaT細胞之存活率。兩種三萜類化合物都能顯著降低UVB誘導之細胞激素IL-1、IL-6、IL-8的生成,抑制MAPK蛋白質磷酸化與NF-κB活化,降低COX-2蛋白質含量並抑制PGE2生成,降低c-Jun蛋白質表現量,而TCD具顯著抑制c-Fos的能力,綜合以上結果,本研究顯示Kuguacin R和TCD具有抑制UVB誘導之發炎反應的功效。此外Kuguacin R和TCD具有抑制caspase-3活化及改善DNA斷裂的現象。另外in vitro經皮輸藥試驗確認Kuguacin R和TCD局部經皮吸收的能力。綜合上述結果,本研究推論Kuguacin R及TCD能減緩UVB造成的皮膚傷害,且有開發應用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