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資訊專業學院—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本校)於民國四十四年成立社會教育學系圖書資訊學組,為臺灣最早成立之圖書資訊學相關科系。為培育知識經濟社會所需之高階圖書資訊服務人才,本校於民國九十一年成立圖書資訊學之獨立研究所(本所),隸屬本校教育學院,招收一般碩士生。

為提供在職圖書資訊服務人員之進修管道,本所於民國九十四年續接社會教育學系(社教系)之「圖書資訊學碩士學位在職專班(週末班)」及「學校圖書館行政碩士在職專班(暑期班)」,以培育具備資訊科技知能之圖書資訊服務人才。

為進一步推動跨領域合作,本所於民國九十五年與本校美術系、歷史系、國文系及產業界專家等共同籌設「數位內容與創新應用學分學程」,以培育兼具數位內容創作與加值應用之人才。因應圖書資訊學研究之變遷與知識服務產業之發展趨勢,本所於民國九十七年奉教育部核准成立博士班,並於民國九十八年招收第一屆博士生,以培育兼具圖書資訊學學術研究與管理領導能力之人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高中生身心健康資訊之網路使用行為研究
    (2011) 黃若涵; Jo-Han Huang
    隨著社會與科技的進步,為了讓生活健康水準上升,人們對於醫療及健康保健等話題越來越重視。本研究希望了解高中生的健康保健需求、利用網路解決健康保健問題的行為、面臨到的網路障礙以及解決辦法,分析高中生的網路使用行為,以資作為學校未來進行健康教育課程改革之參考。 本研究以質化研究為取向,抽取十個樣本做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彼此間互不認識,年紀介於16至18歲之間,不含進修部、夜補校以及高職五專生。研究方法為半結構式訪談,並且以質化分析辦法製作編碼表,整理歸納資料。 依據資料分析的結果,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 高中生的健康資訊需求可分為生理及心理兩大方向:生理需求多數來自於針對高中生個人的健康問題、對他人的關懷以及在健康教育學習過程中所欠缺的知識;而心理健康資訊需求多半來自於學校課業、家庭以及同儕之間的緊張和壓力。 二、 高中生使用網路的動機來自環境外在因素以及個人內在因素:環境外在因素提升了高中生使用網路的動力,促使高中生使用網路檢索資訊;而個人內在因素則是高中生因為個人喜好以及信任感而選擇網路作為搜尋的管道。 三、 高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來自於平日生活中的學習經驗:高中生會依照個人的習慣及經驗有不同的檢索方式、資料判斷方式以及網路平台的選擇,健康資訊素養來自個人生活中的學習過程,造就了不同的資訊行為。 四、 高中生解決網路障礙以及個人能力為主,他人協助為輔:在資訊尋求的過程中,高中生在面臨網路困難及障礙時會先試著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仍就失敗的話才會轉而向他人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