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資訊專業學院—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本校)於民國四十四年成立社會教育學系圖書資訊學組,為臺灣最早成立之圖書資訊學相關科系。為培育知識經濟社會所需之高階圖書資訊服務人才,本校於民國九十一年成立圖書資訊學之獨立研究所(本所),隸屬本校教育學院,招收一般碩士生。

為提供在職圖書資訊服務人員之進修管道,本所於民國九十四年續接社會教育學系(社教系)之「圖書資訊學碩士學位在職專班(週末班)」及「學校圖書館行政碩士在職專班(暑期班)」,以培育具備資訊科技知能之圖書資訊服務人才。

為進一步推動跨領域合作,本所於民國九十五年與本校美術系、歷史系、國文系及產業界專家等共同籌設「數位內容與創新應用學分學程」,以培育兼具數位內容創作與加值應用之人才。因應圖書資訊學研究之變遷與知識服務產業之發展趨勢,本所於民國九十七年奉教育部核准成立博士班,並於民國九十八年招收第一屆博士生,以培育兼具圖書資訊學學術研究與管理領導能力之人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9
  • Item
    都會區銀髮族對公共圖書館空間需求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2009) 賴郁秀; Lai, Yu-Hsiu
    由於銀髮族為圖書館重要使用族群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討都會區銀髮族使用圖書館之原因、於圖書館內活動情形、圖書館現況與使用圖書館內各項設施及設備之情形以及銀髮族對圖書館環境之需求。 本研究主要透過法規比較及實地觀察訪談以瞭解銀髮族與圖書館空間之關係。針對規範圖書館一般及特有設備及設施與美、英、日、新加坡、香港等地區之殘障法規、其它相關法規及標準相比較,以瞭解圖書館環境之現況。以臺北市立圖書館(簡稱北市圖)之總館、文山分館、萬華分館及西湖分館為研究地點,透過實地非參與式觀察法及半結構式訪談法蒐集資料,將觀察內容加以整理分析,並透過訪談57 位65歲以上銀髮族,瞭解其利用圖書館之原因與、實際利用情形及其對圖書館空間之需求。 研究發現銀髮族使用圖書館原因主要以瞭解時事及增長知識為主;圖書館選擇考量則以距離遠近為主;在圖書館中從事的活動以閱讀報章雜誌為主,因此主要活動區域亦以期刊報紙閱讀區為主。北市圖的空間環境現況多數符合現行法規標準,其中尤以總館符合度最高;實際使用上,多數銀髮族對於圖書館現有各項設施及設備感到滿意;在環境需求方面,銀髮族之生理及心理特性會對其利用圖書館造成影響,銀髮族因其利用圖書館之經驗豐富,會將北市圖與其它圖書館相比較,進而影響其對於圖書館環境之需求。 本研究最後提出關於銀髮族對圖書館空間需求之綜合建議為:閱覽區與兒童區應清楚區隔,以避免相互干擾;雜誌、報紙及字辭典可一同擺放,以利閱讀時參照;門及櫃台位置與入口方向一致,以簡化動線;而關於銀髮族對設施及設備需求之建議為:應有適當照明角度及高度以利閱讀;提供多樣式的桌椅以滿足不同需求;為便於使用,電梯按鈕材質及形狀應慎選且燈光應足夠;書架高度及架間距離應適當,以利書籍取用;為求明確辨識,標示宜採對比色且放置於適當位置。
  • Item
    顧客關係管理模式應用於公共圖書館書香宅急便服務之可行性研究--以台北市立圖書館為例
    (2006) 何佩凌
    公共圖書館面對多元化的資訊傳播媒體,如何在這競爭激烈的時代佔有一席之地,以滿足讀者多樣化的需求,是一直以來持續努力的目標。因此本研究汲取企業界顧客關係管理的理論,探討其實施顧客關係管理之成功因素及過程規劃,並選擇公共圖書館近幾年來所提供的創新服務-書香宅急便服務為研究範圍,深入探討將顧客關係管理模式應用於公共圖書館的書香宅急便服務是否可行,並進一步建議實施顧客關係管理的相關作法及規劃,以提升讀者的忠誠度及滿意度,進而創造公共圖書館的競爭優勢。 本研究以台北市立圖書館為研究個案,深度訪談台北市立圖書館處理「書香宅急便」業務的館員兩位,以瞭解目前書香宅急便服務的實施現況;並以立意抽樣的方式選擇頻繁的使用者九位,以瞭解讀者的使用經驗及潛在需求。研究結果發現,此服務實施後,會員使用的情況卻不如預期,150位會員中,使用過此服務的人數僅103人,使用過此服務達三次以上者所佔比例更低,僅有22人;而館員目前所遭遇的最大困難則在於處理宅配圖書的速度明顯變慢。分析使用者之特質,發現多數使用者居住於台北縣市,然而使用量較大的讀者則為離台北縣市中心較偏遠之地方,所借閱的圖書主題則以「兒童讀物」類居多,「文學類」其次。大多數使用者對於書香宅急便服務都有不錯的評價,卻也有許多期許及潛在需求,包括書香宅急便的作業流程及收費方面、館藏目錄系統方面、館藏借閱政策方面,以及館員服務方面。此外,研究也發現,館員與使用者意見產生了些許的認知落差值得注意。 評估將顧客關係管理導入書香宅急便服務的可行性,對圖書館及讀者而言,雖然需要耗費一些金錢、時間及人力成本,然而雙方卻都能獲得許多利益,因此可行性極高。然而依據訪談結果,若目前要將顧客關係管理模式運用於書香宅急便服務,仍有許多的努力空間。 最後本研究從顧客關係管理的角度出發,考量目前北市圖書香宅急便服務現況,針對資訊系統、組織作業流程管理以及館員方面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圖書館未來在改善書香宅急便服務或實施顧客關係管理的參考。
  • Item
    日常生活中的公共圖書館─以東石鄉鄉鎮圖書館為例
    (2006) 李佳融; Li, Chia-Jung
    本研究旨在了解社區居民日常生活的行動,及其與社區機構的關係,最重要的,公共圖書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執此研究旨趣,本研究採取民族誌的研究取向,以嘉義縣東石鄉為研究場域,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田野工作,透過參與觀察與訪談蒐集資料,並且將所蒐集到的資料經過分析之後,得出以下研究結果: 一、村民在各種時空中的活動,形成日常生活的動線; 二、這些動線與社區中的環境和機構是依據村民的需求而產生互動,村民在滿足他們需求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其特有的資訊行為; 三、鄉鎮中的公共圖書館在村民日常生活中是一個被邊緣化的時空; 四、掌握開啟公共圖書館時空鑰匙,且有求於公共圖書館的人,才會進入公共圖書館; 五、沒有掌握開啟公共圖書館時空鑰匙,雖然可能有需求,但不易進入; 六、村民日常生活的動線決定各種時空的關係,也劃定各種時空的界線,相對地各種時空也會影響村民日常生活的動線。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鄉鎮中的公共圖書館如何轉型的具體建議,以供公共圖書館主管機關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Item
    台灣公共圖書館運用新聞媒體關係之研究
    (2009) 劉鳳秋; LIU FENG CHIU
    中文摘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係在以新聞媒體所形成的主流文化和社會價值觀中,探討公共圖書館如何運用新聞媒體關係的影響力,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正向能見度,促進知識社會運作得更完備。根據研究目的,完成以下問題之研究: 一、有關公共圖書館部分 (一)組織內是否設有負責新聞媒體關係的部門和專職人員?運作機制如何? (二)如何運用新聞媒體關係?是否有業務標準作業流程和進行效益評估? (三)如何經營新聞媒體關係?有何困難及需要提升之處? (四)如何處理新聞危機? (五)未來有何機制與新聞媒體更多合作? 二、有關新聞媒體部分 (一)新聞媒體報導公共圖書館新聞之主要面向為何? (二)如何提升公共圖書館新聞的見報率? (三)對公共圖書館新聞較感興趣之議題為何? (四)對公共圖書館的認知及有何需要協助? (五)未來有何機制與公共圖書館更多合作? 本研究以聯合報系聯合知識庫做為研究資料庫,並以隸屬於教育部的國立中 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國立台中圖書館;院轄市圖書館(都會型圖書館)的台北市立 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及屬於縣市政府的三級機構(獨立的圖書館)的台北縣 立圖書館、台南市立圖書館等6個公共圖書館做為研究樣本。透過文獻的探討、 內容分析法的實作、實際對9位圖書館工作者和7位新聞媒體工作者進行深度訪 談之後,予以分析歸納。 獲致結論如下: 一、公共圖書館新聞內容主題的量與質不受重視且失於均衡。 二、 6個研究樣本在運用新聞媒體關係之策略和組織上,以單向傳播(缺乏業務 標準作業程序、工作手冊、偏向推廣活動)、命令式授權(由館長或副館長擔任對 外發言人,並沒有專門負責部門的編制和預算;實際負責新聞媒體工作的都是兼 職人員)為主。 三、對運用新聞媒體關係的傳播管道上,主要著重於文字和館方網頁傳播。 四、公共圖書館員與新聞媒體工作者的關係疏離不密切;新聞媒體記者對於公共 圖書館工作職務的認知相當有限,看法傾向負面。 五、公共圖書館在運用新聞媒體關係效益評估上,以基本的量的統計為主。 六、公共圖書館在新聞危機管理的機制上有一定的流程,卻多為被動處理、事後 補救的模式,失之於新聞危機管理制敵機先的優勢。 七、公共圖書館和新聞媒體之間存在著外在溝通障礙、彼此之間的認知與態度和 互動關係存在著實際落差等現況。
  • Item
    網路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新思維:尋找知識服務的切入點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1-10-??) 楊美華; Mei-Hwa Yang
  • Item
    「公共圖書館讀者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之研究」摘要報告
    (國立臺中圖書館, 1999-07-01) 程良雄; 黃世雄; 吳美美; 林勤敏 
    圖書館是為使用者而存在,圖書館應了解使用者期望需求及實際上所獲得的服務,進而滿足使用者對服務的期望。本研究針對臺灣地區各縣市文化中心圖書館及鄉鎮圖書館之成人使用者與12歲以下兒童使用者進行調查,探討城鄉之間、圖書館類型之使用者資訊需求、資訊尋求行為及對圖書館的態度等,以改進圖書館服務,並希望藉此建立相關調查模式、問卷及分析方法,提供其他圖書館作為調查分析之參考。
  • Item
    朝向精緻的讀者服務--賀書苑十週年慶
    (國立臺中圖書館, 1999-07-01) 吳美美
  • Item
    公共圖書館銀髮族閱讀空間需求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臺北市立圖書館, 2009-09-01) 賴郁秀; 陳昭珍 
    The growing population of the elderl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user groups in public libraries. However, due to the elderly aging, the convenience of space and equipments will have direct impact on the senior’s mobility in the library.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find out the metropolitan seniors’ requests for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s of librarie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public libraries' environment. Also, the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reading space on the elderl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regulations and survey from field trip.
  • Item
    數位出版對公共圖書館的衝擊
    (臺北市立圖書館, 2005-03-01) 陳昭珍
    Google宣布將與幾個最重要的研究圖書館簽約,將其館藏數位化,使研究者以從網路上蒐到這些資料,這五大圖書館包括哈佛(Harvard)大學圖書館、密西根(Michigan)大學圖書館、牛津大學的Bodleian圖書館(Bodleian at Oxford)、史丹佛(Stanford)大學圖書館、紐約公共圖書館(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OCLC在2003發表了圖書館環境掃瞄報告,全面性的探討圖書館面臨到的經濟、社會、研究及科技的衝擊,又於2004年發表未來五年資訊型式發展趨勢之研究報告;與網路科技的迅速發展,對圖書館的衝突很大,也不禁讓我們憂心公共圖書館發展的方向在那裡?本文主要從國際先進科技發展點入手,並分析國內狀況,探討臺灣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方向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