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資訊專業學院—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本校)於民國四十四年成立社會教育學系圖書資訊學組,為臺灣最早成立之圖書資訊學相關科系。為培育知識經濟社會所需之高階圖書資訊服務人才,本校於民國九十一年成立圖書資訊學之獨立研究所(本所),隸屬本校教育學院,招收一般碩士生。

為提供在職圖書資訊服務人員之進修管道,本所於民國九十四年續接社會教育學系(社教系)之「圖書資訊學碩士學位在職專班(週末班)」及「學校圖書館行政碩士在職專班(暑期班)」,以培育具備資訊科技知能之圖書資訊服務人才。

為進一步推動跨領域合作,本所於民國九十五年與本校美術系、歷史系、國文系及產業界專家等共同籌設「數位內容與創新應用學分學程」,以培育兼具數位內容創作與加值應用之人才。因應圖書資訊學研究之變遷與知識服務產業之發展趨勢,本所於民國九十七年奉教育部核准成立博士班,並於民國九十八年招收第一屆博士生,以培育兼具圖書資訊學學術研究與管理領導能力之人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
  • Item
    圖書資訊學教育XML相關課程現況之研究
    (2012) 黃友惠; Huang, Yu-Hui
    本研究基於XML對於圖書館的重要性及對於XML的發展趨勢,來檢視XML相關課程在東南亞及臺灣地區圖書資訊學系所的課程現況,並就其XML相關課程內容安排對於臺灣地區圖書資訊系所學生圖書資訊專業能力之提升,以及是否符合職場應用上之需求進行研究分析。 本研究利用網站內容分析法,針對1998-2008年東南亞曾舉辦亞洲數位圖書館國際研討會(ICADL)的10個國家中,調查提供英文網頁的96所圖書資訊學系所以及國內9所圖書資訊系所網頁之XML相關課程內容現況,並就各校之學位設置,課程位階,修習學分數與必選修規定,獨立開課及規劃實作單元與否,以及課程主題等面向進行分析;其次,針對XML相關課程內容對圖書資訊系所畢業2年以上,曾經修習XML相關課程之畢業生就修課滿意度、修習XML技術認知及課程規劃等三面向施以問卷調查;同時以深度訪談法訪談10名研究對象。研究結果顯示:XML技術對圖書資訊學領域的重要性已無庸置疑,臺灣地區各校XML教學相對於東南亞各國更加重視,但在課程規劃上,應安排實作單元,並擴及各XML相關主題課程,對於學習XML才有顯著學習效果;其次,圖書館學會也應定期提供XML相關在職訓練教育,持續強化圖書資訊學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
  • Item
    從異質系統的資訊組織模式探討數位圖書館整合檢索之效能-以華文知識入口網站為例
    (2004) 何佳欣; Chia-hsin Her
    本論文主旨為探討各資料庫系統應以何種技術、標準以及在資訊組織模式方面的互通共識應為何,方能落實數位圖書館整合檢索的理念;而後並進一步探討欲使數位圖書館整合檢索之效能最佳化,服務系統(Service Provider)與各資料庫系統提供者(Data Provider)間所應有的合作模式。 為達到前述目的,本論文以『華文知識入口網站』為例,運用文獻分析法、訪談法和內容分析法,歸納出以運用OAI-PMH架構為基礎之數位圖書館整合檢索模式、在內容層面的都柏林核心集(Dublin Core Metadata Element Set, 以下簡稱DC)欄位對映情形及其所展現的整合檢索效能,以提供數位圖書館相關計畫未來於從事整合檢索機制之參考。 是以綜合文獻分析、訪談及分析『華文知識入口網站』與各資料庫系統網站內容的結果,本論文的結論為: 1.『華文知識入口網站』利用OAI-PMH所建置的集中式目錄之內涵,在技術、內容和組織層面的規劃完善; 2.各資料庫系統以DC欄位作為資訊組織模式的互通共識,且DC欄位的對映規範對『華文知識入口網站』十分重要; 3.OAI-PMH架構在『華文知識入口網站』中的整合檢索效能表現良好,為使效能表現最佳化,應當有一規劃妥善的協調機制。 最後,依據OAI-PMH架構於『華文知識入口網站』中的配合模式,針對擔任服務系統、各資料庫系統與系統開發廠商提出建議,期使數位圖書館的整合檢索之效能得以更臻完善。
  • Item
    數位圖書館使用者研究趨勢之考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6-10-??) 林珊如
    本文的目的在考察數位圖書館使用者研究之發展。基於文獻與學術交流觀察發現,廣義的數位圖書館分為三大類型,包含商業系統、研究性之雛形系統、及大學圖書 館之延伸服務系統。本文以美國經驗為例,論述數位圖書館研究發展至今,經歷三個階段,主要有三種研究取向,最終指向以使用者情境為中心的五大研究發展方 向。
  • Item
    典藏數位化資訊環境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0-10-??) 何建明; 黃世昆; 莊庭瑞; 李德財  
    資訊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尤其是其中的媒體數位化與壓縮技術,以及網路傳輸與網際網路技術等,促使資訊的數位化、典藏、傳播比以往更加便利。然而,儘管我國資訊工業總產值高居世界第三名,社會資訊化程度卻落在第十名以外。政府以往的資訊科技政策,長期側重於出口導向的產業,卻較少著重於引導社會內部需求。典藏數位化的工作除了學術研究價值之外,未來尚可配合政府資訊自由化的趨勢,促進政府決策資訊之透明化。由於充實資訊內容的工作是資訊社會的基礎建設,典藏數位化對於引導社會資訊化有正面且真影響力的意義。典藏數位化環境,指的是一個由一般使用者、進階使用者、研究者、內容提供者、數位化工作人員、資訊技術人員等以人為中心的資訊生產、傳播與應用環境。本文擬探討如何建置這個數位化環境以及相關的技術問題,並初步從使用者的使用、搜尋、與組織知識等需求當中,探討如何擴充典藏數位化的基本需求。我們除了建立內容管理程序所需要的各式輔助工具,並且試圖建立從後端製作到前端呈現的整合一貫性自動化作業程序,協助提高數位化流程的效率,進而保證資料的一致性以及互通性。
  • Item
    台灣地區國小鄉土教育教師資訊需求與搜尋行為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4-10-??) 林珊如; Shan-Ju L. Chang
    本文為一系列研究報導之一,本研究採取質的訪談,探索從事臺灣鄉土教學的國小老師於其專業活動中資訊需求、搜尋與使用的行為,企圖了解並描述中土教學的工作內容與目標,接觸資源的動機與行為情境,利用特定文獻資源的種類,以樂水解研究對象利用網際網路教學實際遭遇之困難。此研究結果亦作為後續問卷調查研究之依據,以建立更廣泛性的瞭解,其最終目標乃希望協助本土化數位圖書館與博物館之建置與應用。
  • Item
    市場經濟、全球化與數位圖書館發展的反思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1-10-??) 陳俊湘; Chun-Hsiang Chen
    數位圖書館發展的過程中,依賴市場經濟的企業經營模式似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向,然而隱身在資訊與經濟全球化背後的公共需求與資訊依賴議題,更值得資訊依賴國家在發展數位圖書館時的重視。
  • Item
    Content Protection and Tracking for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in Digital Libraries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7-04-??) 王正豪; Jenq-Haur Wang
    數位圖書館一般採用存取控制與數位浮水印等方式來保護數位內容,然而這些方式有其限制。首先,經過身份驗證與授權之合法使用者可以輕易將內容再次傳播出 去。其次,數位浮水印的方法大多無法有效抵擋各種影像處理的攻擊。因此,如何在數位內容傳播至合法使用者後仍能保護其合法使用是目前相當重要的挑戰與議 題。數位版權管理系統是目前常見的解決方法之一。然而此類系統只能在受保護的可靠環境 (trusted environment),根據一致的權利政策,提供完整的內容保護。因此有其實用的困難。在本文中,我們提出一個整合式內容保護與追蹤架構,並結合了靜 態的權利控管與動態的內容追蹤,目標在有效偵測網路上非法的侵權行為。首先,我們介紹一種wrapper-based權利控管方法,整合了數位浮水印,密 碼學,資訊保護技術,及權利模型(rights model)。其次,我們也提出了一個多媒體內容近似複製的偵測追蹤技術,作為內容保護的第二道防線。在受wrapper保護的環境中,透過監控各種內容 播放程式,數位內容唯有在符合使用規則的情形下才能被存取。更重要的是,我們所提的架構可以很容易與現有的內容播放程式及DRM系統整合。實驗結果展示了 此架構的有效性與複製偵測的準確度。
  • Item
    RLG's Cultural Materials Initiative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1-10-??) Karen Smith-Yoshimura
    RLG members have formed a "Cultural Materials Alliance" to develop a pool of digitized research materials and a coherent, integrated discovery service. Alliance members are identifying best practices to create and describe digital surrogates and a rights-management framework addressing institutional intellectual-property mandates. The paper outlines the issues addressed in developing this new research resource that will promote "cultural heritage" in an unprecedented way. Examples from the RLG Cultural Materials service to be released later in 2001 will illustrate the work done so far.
  • Item
    台灣圖書館史數位圖書館建構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8-04-??) 王梅玲; 蔡明月; 陳志銘; 柯雲娥; 蔡佳縈; 陳勇汀; 林怡甄  
    圖書館是保存與詮釋人類文化重要的機構,1990年代開始,網際網路的進步,促成數位圖書館蓬勃發展,有人預測它就是未來的圖書館,因此,圖書館界與教育 界積極參與相關研究。台灣地區歷經日據時期、重建時期、成長時期及茁壯時期四階段,建設許多圖書館,有其豐富的主題與素材值得發展成為數位圖書館。政治大 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有鑑於此,提出「『台灣百年圖書館史』數位圖書館」的構想,並獲得政大「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經費支持。本研究 計畫目的包括:(1)探索以台灣圖書館事業史為主題的數位圖書館建構模式。(2)建構數位圖書館以支援圖書資訊學教育與研究。(3)研訂圖書館事業史料文 獻的Metadata與數位資料格式。(4)將圖書文獻與文物數位化以建構數位館藏。(5)發展數位圖書館系統與技術。(6)研發數位圖書館網站的瀏覽與 檢索功能。 (7)探討數位圖書館支援數位學習的模式。計畫成果共研訂六種Metadata標準;建置746筆數位化資料;以Dspace系統平台,依據需求設計台灣 百年圖書館史系統架構與網站,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
  • Item
    數位圖書館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1998-10-??) 張品燦; Pintsang Chang
    Digital library is a collection of digital documents. Digital document is a document in digital format whether it is text, sound, graphic, video, or in any combinations.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phases of the life cycle of digital document, and their related technologies. The architecture, functional modules, and operational models of a typical digital library are depicted.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building a (Chinese/Han) digital library, which integrates Internet, World-Wide-Web,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textual search engine, the author present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Chinese/Han) digital library development.